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专题 > 2015年网船会 > 精彩图集
重现“流淌着的运河民俗”
2015年4月16日 16:53 来源: 南湖晚报 晚报记者 曹起铭 通讯员 沈鑫



  昨天一早,天还没亮,莲泗荡湖面上,渔民和香客开着几百艘丝网船聚集在此,参加一年一度的水上盛会。N记者 冯玉坤 通讯员 沈 鑫 摄

  
  莲泗荡中舟楫如云,刘王庙里人潮如织。昨天上午,王江泾镇莲泗荡风景区迎来了一年一度水上民俗盛会——江南网船会。一大早,莲泗荡水面上就聚集了数百艘来自江浙沪皖的船只,船民祭祀、“非遗”展演、踏白船表演赛等活动重现了“流淌着的运河民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的启动仪式上,作为网船会的举办地点,王江泾镇莲泗荡风景区刘王庙还获颁浙江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证书,据了解,这还是全国首张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证书。


  精彩活动还原水乡民俗

  昨天上午9时许,船民祭祀活动已经陆续开始,只见身着盛装的渔民敲锣打鼓,从停泊在莲泗荡岸边的船只中鱼贯而出,在刘王庙门前“各显身手”:其中提香社渔民施展了“扎肉提香”的传统绝活,只见渔民们用铁钩钩住自己的前臂皮肉,铁钩下挂上香炉、铜锣,甚至是沉重的铁锚,高超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香亭公兴社的队伍则是清一色的“女将”,她们身穿彩衣,手举花棒,在行进中翩翩起舞。参加祭祀的渔民有的身穿官服,有的身穿短衣,有的马鞭开道,有的手执兵器……多姿多彩的祭祀活动让人感受到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

  今年66岁的倪镜堂是来自平湖的渔民,在祭祀结束回到船上之后,他感慨地告诉记者,自己参加网船会已有近40个年头,对这里的感情非常深,在祭祀中,倪镜堂负责举黄罗盖伞,他指着盖伞告诉记者,在戏曲里,这种盖伞都是王公贵族才能使用的,因为网船会祭祀的对象刘承忠在渔民心目中的地位十分高,所以渔民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他的爱戴。

  记者看到,前来祭祀的渔民中虽然以中老年人为主,但不乏年轻人的身影。在香亭公兴社的祭祀队伍中,费青和李卫是来自江苏昆山的一对表兄弟,两兄弟都是28岁,“我们出身渔民家庭,虽然现在并不从事渔业工作,但参加网船会已经是父母多年来从不间断的‘保留项目’,今年我们也跟着长辈一起过来参加,感受一下传统的渔家盛会。”费青告诉记者。

  渔民祭祀活动结束后,“运河水乡,美丽非遗”展演活动和网船会传统项目莲泗荡踏白船表演赛一一登场,精彩的表演让现场游客大呼过瘾,“每年我都要来参加网船会活动,这个活动原汁原味,能够留住老年人的乡土记忆,能够让年轻人了解到传统民俗,我觉得非常好。”家住王江泾镇的项维表示。

  据了解,网船会起源于清末民初,是江浙沪一带渔民自发组织的民间民俗活动,祭祀元朝灭蝗英雄刘承忠。


  民间信仰事务规范管理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浙江省民宗委主任冯志礼将写有“浙江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字样的证书郑重地颁发给莲泗荡风景区管委会负责人,这标志着莲泗荡风景区刘王庙获得了全国首张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证书。

  这张证书意义何在?冯志礼表示,证书的颁发标志着浙江民间信仰事务切实纳入政府规范管理范畴,这项工作是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的,所以莲泗荡风景区刘王庙获颁证书在全国范围内也尚属首例。

  去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民间信仰事务管理的意见》正式出台,在全国率先创新民间信仰事务社会治理方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宗教事务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相关部门各司其职、民间组织参与、场所自我管理的齐抓共管的长效管理机制,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登记编号,实行分类分级管理。“莲泗荡风景区的江南网船会历史悠久,影响辐射长三角地区,希望莲泗荡风景区能够在民间信仰事务社会治理方面起到引导、示范和推动的作用。”

标签:网船会 责任编辑: 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