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廿七,对于王江泾人,甚至江浙沪一带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比过年还要重要的日子。锣鼓喧天,香烟缭绕,自清咸丰以来,每年清明前后,江浙沪一带渔民、船民数万人,纷纷驾船赶来莲泗荡参加被称为“流淌着的运河民俗”的网船会。
欢聚祈福是序曲
早上7时不到,记者看到莲泗荡的荡面上已经汇集300多只渔船,荡里荡外还有源源不断的船只正在赶来,场面蔚为壮观。
沈全第来自江苏吴江,是沈氏堂门公子社的成员,自咸丰三年开始,沈氏堂门就开始参加莲泗荡的民俗盛会,百余年间,他已是第11代传人。“网船会对我们船民来说就是欢聚的盛会,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不管交通工具如何改变,每年来莲泗荡参加网船会成为我们沈氏家族的头等大事,是比过年还要重要的日子。”沈全第告诉记者,今年他为网船会带来的节目是《赞神歌》,作为目前全国唯一能表演《赞神歌》的人,自接棒那天起,他就开始为家族推广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对于他这样的船民后人来说,网船会就意味着欢聚和团圆。
作为一种民间信仰,网船会还是一个祈祷家宅平安,风调雨顺的日子。来自吴江平望71岁的顾孝生正在忙着祭祀祈福。他告诉记者,他所在的许家社每年都会来参加网船会。“从娃娃起,每年都会跟家人一起来参加网船会,风雨无阻。既可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也可以让辛苦一年,奔波在外的船民们欢聚在一起。”
传承发扬是主旋律
“你知道网船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网船会是为了纪念谁?”“网船会今后会往什么方向发展?”……这是王江泾民主小学三年级学生莫馨灵手中的问卷调查。“第一次以‘小记者’的身份来参加网船会,通过自己的眼睛来了解和观察网船会,同时了解家乡的民俗文化,还是非常有意义的。”作为土生土长的王江泾民主村人,莫馨灵虽然从小就跟着父母来参加网船会,但是对于网船会历史文化还是不太了解。
“莲泗荡网船会已经被列为浙江省‘非遗’保护基地,同时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可以了解家乡的民俗文化,体会独特的地方文化。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究,把口口相传的文化传承下去。”王江泾民主小学校长卜惠珍表示,“这个活动已经成为我们学校的一个传统,我们希望通过年复一年的组织整理和更新,将孩子们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转变成为文字材料,以孩子们独特的视角将网船会的文化传承下去。”
开发推广是高潮
刘公塔作为今年重新修缮开放的景点之一,吸引了不少前来参加网船会的游客。“以前只是听过这样的传说,今天过来一看,果然是名不虚传。”90后大四学生张洁怡是跟着父母一同来踏青游玩的,“不仅感受到了网船会浓厚的地域传统文化特色,气势磅礴的长虹桥也让我震撼,这还真是个踏青放松的好地方。”
据了解,作为运河文化走廊上的一颗明珠,网船会及其所在的莲泗荡风景区,将与一里街、一宿庵、长虹桥、长虹公园等历史文化资源串珠连线,形成一条独特的文化走廊,打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