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首证落户秀洲
昨天,“流淌着的运河民俗”——2015中国江南网船会在秀洲区王江泾镇莲泗荡风景区举行。现场,由渔民们组成的踏白船比赛吸引不少游客观看。■摄影 记者 冯玉坤 通讯员 沈 鑫
本报讯 水边,千舟集聚,次第相接——摆上祭品、唱起祭歌;岸上,数万名游客共享盛会——跳着舞蹈、点上香烛……又是一年渔民“嘉年华”上演时。昨天上午,在王江泾镇莲泗荡景区,“流淌着的运河民俗”——2015中国江南网船会“华丽”开演,它以传统韵味和独特魅力,吸引着上万名香客和游客用亲身参与的方式享受着这场民俗盛宴。
网船会起源于清末民初,是苏浙沪一带渔民自发组织的民间民俗活动,祭祀元朝灭蝗英雄刘承忠。这是一场壮观的水上民俗盛会,也是一幅传承百年的水乡文化素描。为保护好网船会这一江南水乡特有的文化景观,近年来,王江泾镇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莲泗荡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挖掘和弘扬民俗文化的精华,使网船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焕发时代活力。如今网船会已成为王江泾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2011年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作为重头戏的江南网船会民间社团“船民祭祀活动”,拉开了今年渔民“嘉年华”的大幕。在庙外广场,只见穿着黑色衣服、戴着传统斗篷帽的渔民,敲着铜锣、抬着祭品,祈求一年的鱼虾满仓;穿着红色华服、扛着绣有金龙的三角大旗的渔娘,则用歌曲和舞蹈表达着朴素的祝福……整个祭祀活动热闹而虔诚,让流淌了百年的运河文化,清晰而生动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而在香火鼎盛的刘王庙里,四邻八乡的香客接踵而至,民俗表演队伍浩浩荡荡……
本次网船会的一大亮点,是省民宗委将全省首张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证书颁发给了刘王庙,这为今后王江泾地区民间信仰活动朝着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区民宗局相关负责人称,秀洲将以此次首证颁发的契机,深入挖掘与弘扬民间信仰的文化价值,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结合各种民间民俗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网船会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给王江泾镇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该镇镇长梁波凯说,他们力图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生活、焕发时代活力,全力打造一个具有江南民俗特色的水乡盛会,为小城市建设和北部湿地新城开发赢得发展动力。
根据这一发展思路,网船会所在的莲泗荡风景区开发有限公司,开始做足水、船、鱼的文章,建成的江南水乡首个渔俗文化博物馆,形象、直观地展示了长江流域渔民特色民俗文化。同时,围绕刘承忠灭蝗灾的历史故事,兴建纪念馆;围绕莲泗荡碧波水景,修建刘公塔,成为游客一览江南水景的绝佳之处……
“网船会是莲泗荡独有的旅游资源,而周边丰富的湿地又成为景区一笔宝贵的旅游资源。”景区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忠介绍,景区将借助网船会这一平台,对莲泗路沿线及相关湿地资源进行综合开发,打造特色观光休闲体验式现代农业经济,同时对一里古街、长虹桥及周边进行综合建设,开发运河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