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塍司法所接到一起意外死亡赔偿纠纷,调解所副所长王利忠带调解员平建斌前去调解,王利忠凭借多年的调解经验,边了解情况,边讲解法律规定,平建斌边听边记。经过调解,一场赔偿纠纷成功调解,平建斌也从中学到了调解知识。
“参加此次调解的王利忠和平建斌是‘青蓝工程’中结对的师傅和徒弟。”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日,区司法局开展的“青蓝工程”正式启动,来自基层的13名师傅、16名徒弟、7名指导律师正式开展工作。
“在调研中发现,基层调解员队伍中新人增多,他们调解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为群众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着眼人民调解员队伍政治素质、专业水平、实战技能的整体提高,充分发挥骨干调解员在“传帮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区司法局决定开展以师徒结对为主要形式的“青蓝工程”,培育一批化解疑难纠纷的高手,调处多发性纠纷的强手,解决日常纠纷的能手。
前期,基层司法所推荐了数名思想过硬,热爱人民调解工作,为人正派,责任心强,近三年无违规违纪记录,具有较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调解业务能力,从事法律工作5年以上,获得过区级以上优秀调解员等荣誉称号的调解员担任师傅。经区司法局确定后,师傅带领村(社区)调解主任、司法所新进入的工作人员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提升他们的能力水平。
笔者在区司法局了解到,为确保师徒结对质量,司法局限定每位师傅不得多于两个徒弟,师徒结对时间为两年,每月共同参与矛盾纠纷现场调解不少于两次。活动开展过程中,除了跟班学习、法庭旁听、案例点评活动之外,区司法局每季度组织一次实战观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件,组织结对的师徒参与调解观摩。各司法所也将开展跟班培训、实战观摩等活动,组织徒弟多参与案件的调解,增强直观感受,消化传授知识经验。
“缺什么、教什么,需什么、帮什么。”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帮带过程中,师傅对徒弟个体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心理素质等方面经常性分析,因人施教,使教育指导贴近业务、贴近实际,以便于不断提高徒弟的综合素质。
帮带质量好不好,检查考核见分晓。区司法局实行“捆绑考核”制度,每年组织一次师徒结对考核,评选“优秀师徒”,进行通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