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2015年,嘉兴经济发展有哪些新亮点?
2015年1月29日 09:30 来源: 嘉兴日报 晚报记者 姜鹏飞 吴 觉 李舟英 郑小梅 余 悦 何宏颖

  告别写满欣慰和收获的2014年,我们迎来了充满期待和憧憬的2015年。

  新年新常态,新年新梦想。新的一年,《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蓝图?数据和文字的背后,传递了怎样的惊喜和正能量?

  带着读者和网友关心的问题,晚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整理出24个和经济发展有关的热点问答,并和大家一起期待年终的满意答卷。我们坚信,这些期待和梦想终将照进现实。

  问政嘉宾

  市发改委主任朱 伟 市经信委主任卓卫明

  经济转型

  【问政背景】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特征,切实把调结构转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找准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平衡点,保持定力,积极作为,努力实现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发展。”

  1问:新的一年,我市将如何做到“扩大有效投资促转型”?

  朱伟:扩大有效投资事关嘉兴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事关嘉兴经济升级版的打造。为此,新的一年,我市将继续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的目标要求、前所未有的创新措施、前所未有的推进力度,以开展“项目大推进、招商大引进、服务大跟进”专项行动为工作载体,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突破,加快转型升级、推进赶超发展,确保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

  2问:如何围绕发挥有效投资新动能,强化项目推进促转型?

  朱伟:今年我们将集中精力抓项目促投资,重点加快推进杭平申航道改造、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年度推进省“411”重大投资项目70个,完成投资280亿元;省重点项目100个,完成投资190亿元;市“三个千亿”重大项目630个,完成投资670亿元。同时,我们把优化投资结构、推动投资提质增效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大力推动投资结构升级、效果提升,力争全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资分别增长20%。

  3问:围绕培育经济发展新增点,强化招商引进促转型,今年我市有什么打算?

  朱伟:深入实施招商引资和浙商回归工程,面向世界500强、央企、国内知名企业、浙商回归企业,着重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和带动性强的重大产业项目。大力提升民间投资在全市有效投资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建立全市PPP项目库,并积极向全社会推介一批示范项目,争取全年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市本级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交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引进民间投资落地的重大项目各不少于1个,各县(市、区)在上述领域也要有实质性突破。

  4问:如何围绕政府职能转变新要求,强化服务跟进促转型?

  朱伟: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水平。要继续开展好“深入企业、服务项目”集中走访服务活动,确保服务更加到位、成效更加明显。加快制定“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对现有审批事项进行再梳理,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事项“放”和“减”的力度,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提速、审批程序简化。加快研究出台嘉兴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规范简化项目核准审查内容,加快建立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服务机制,切实优化我市投资环境、增强企业投资者信心。

  5问:为加快工业强市建设,我市将如何应对优势产业、传统产业以及新兴产业?

  卓卫明:今年,我市将着力发展主导产业,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着力点,积极培育发展“十大”重点产业链(即智能终端、LED智能照明、智能机械、标准件、汽车零部件五大智能制造产业链,精品纺织、品牌女装、皮革制品三大时尚产业链,化工新材料、光伏新能源两大新兴产业链),并制定加强重点产业链建设的意见,加强产业布局和载体建设。

  6问:2014年,我市“机器换人”工作全面推进,“机器换人”投资成为全市工业现代化技改的主要构成。今年“机器换人”会有哪些新动作?

  卓卫明:今年,我市将扩大企业“机器换人”的覆盖面,全年力争规上企业“机器换人”全覆盖,组织实施“机器换人”“999”扩面行动(完成“机器换人”企业900家、项目900项和相对减少低端用工9万人),同时,将积极推动“机器换人”向高级形态发展,开展“机器换人”“3010”升级行动(确定30家机联网项目示范试点、建设10个数字化车间),并充分发挥行业专家指导组的指导作用,推进汽配、包装、电子信息、食品、纺织、五金机械等行业“机器换人”重点项目。

标签:经济 责任编辑: 林越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