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公积金新政的人性化演变
2015年1月20日 09:11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张 萌 通讯员 王 静

  新故事新风景

  “其实我8时30分左右就来了,没想到前面已经有20多个人在排队了。”上周五一早,市民李静就来到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业务大厅,虽然时间尚早,但是大厅里已经座无虚席。事实上,这样的火热情形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

  “一方面是因为年底来办理业务的人员多了,另一方面确实受到了公积金政策调整的影响。”嘉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曹静平坦言。

  李静告诉记者,去年她感觉到整个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是出手的好机会,而她一直有换房的打算。“家里的老人年龄越来越大,以后肯定要住一起方便照顾,孩子大了也需要独立空间。”李静说,经过近半年的看房选房,他们选好了一套适合一家五口人居住的房子。去年11月底的时候,已经与卖方的房东签好了合同,但是迟迟没有进行交易,就是等待公积金新政出台。

  去年12月22日,我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进行调整,缴存职工家庭无自住住房或有一套自住住房,已还清公积金贷款,因购买自住住房或第二套改善型普通自住住房,申请公积金贷款的,贷款额度按照差额计算;对省内异地就业并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本市户籍职工,符合条件也可申请公积金贷款。

  按照李静的家庭情况,第一套住房是使用丈夫的公积金贷款,还有额度可用。“我的公积金从未使用过,按照新的政策,我们还有25万元的可贷额度。”李静说,这样一来,就减轻了他们每个月的还贷压力。记者粗略的计算了一下,25万元的公积金贷款相比纯商业贷款,每个月可以少还贷款260元左右。

  另外,她和丈夫的公积金都比较高,两个人每个月的公积金加一起有7000元左右。“第一套房子的贷款去年上半年就还清了。因此,除了改善住房条件,盘活公积金也是我们买房的一个主要原因。”李静说。

  “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1月4日,公积金贷款受理业务是47笔,到了1月9日是74笔。”曹静平说,新政策确实激发了部分缴存职工的购房热情,从最近受理情况来看,从未使用过公积金贷款的人群居多。

  新常态新观察

  近年来,有关公积金的争论一直不断,有专家直言不讳,许多人的公积金只能长期闲置在账户里,几乎变成了养老金,只能在退休后提取。当一个家庭确实需要资金的时候,这笔属于个人的金额却“无能为力”。为此,有专家呼吁,住房公积金制度应尽快改革,扩大使用范围,同时发挥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住房保障作用。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按照这一要求,去年,我市公积金在全省范围内率先破题,出台了《嘉兴市职工家庭人员患重大疾病提取住房公积金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根据《办法》规定,职工家庭人员(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患重大疾病可提取住房公积金,并对职工提取的条件、规定病种、提取所需的资料等进行了详细说明。该办法一出台,即获得一片点赞。

  “该政策出台后,我市共有75名缴存职工因此受益,共提取公积金308万元。”曹静平说,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渠道,适时推出大病提取住房公积金,是立足民生保障的现实要求。

  另外,去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为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市相继出台了《关于住房公积金支持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措施的通知》、《关于调整我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的通知》等政策,包括设定保底贷款、上浮最高贷款额度、放宽对二套房贷的认定标准、进一步扩大省内异地贷款的范围、取消保险公证等多项政策措施,增强了低收入缴存职工家庭住房消费的能力,大力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些新政共惠及2100户贷款职工家庭,涉及金额近5亿元。

  提高公积金的使用率,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作为保障。据了解,去年市本级公积金存贷比已经达到94.8%,处于高位运行。有人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到资金流转。曹静平说,全市资金统筹使用后,资金处于一个合理的阶段。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归集住房公积金56.28亿元,提取金额34.24亿元,期末余额135.09亿元。全年发放公积金29.47亿元,收回12.95亿元,期末余额110.8亿元,存贷比为82%。

  另外,我市公积金扩面工作也成效明显。去年全市净增缴存职工30451人,期末实际缴存人数40.68万人,制度覆盖率为56.58%,较年初提高4.11个百分点。至2014年末,住房公积金贷款余额已占据全市个人住房贷款的23%,全年住房公积金支持住房消费资金达63.72亿元。

标签:公积金 责任编辑: 林越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