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曝书亭
《王店记忆》:王店古镇的“百科全书”
2015年1月6日 09:00 来源: 嘉兴日报

  

 《王店记忆》

  梅晓民 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梅晓民

 

  ■姚 军

  

  2014年12月底,朱彝尊文化艺术节活动之一——记述梅里古镇和现今由一镇三乡合并而成的王店镇的真实历史和基本风貌的《王店记忆》正式出版。这本书的作者就是被当地人习惯称呼为“梅干菜叔叔”的梅晓民,现担任王店镇文联秘书长。

  《王店记忆》是一本记录王店镇的“百科全书”,共计16万字,分为风物篇、风情篇、风华篇、风俗篇、风烟篇以及风云篇六大部分,分别记录了王店镇的历史变迁、民间传说、古今人物、地方风俗、抗战故事和重大事件。梅晓民历时数年,查阅了《梅里志》、《梅里备志》、《王店镇志》、《秀水县志》、《嘉兴府志》等数十种参考书目,又梳理了自己多年来在王店镇的所见所闻所感,终于出版了此书。梅晓民明年就要退休,对于本书的出版,他表示这是“了却了自己的心愿”。而随着对王店历史典故、名胜古迹和各种文化名人越来越熟悉,梅晓民也感觉自己“对王店镇的感情越来越浓烈”。新年伊始,记者采访了梅晓民。



  记者:这本书从构思到出版,一共花了您多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您感觉最困难的是什么?又是如何克服的?

  梅晓民:大约四五年时间吧。我是2006年的时候在文化站站长这个岗位上退下来的,退居二线后,我主要负责编《王店镇报》和管理政府门户网站等,工作相对轻松。空下来的时候,就写一点介绍王店人文历史的文章,并陆续地在报纸上发表。记得第一篇习作《江南古庵铁佛寺》投给了《南湖晚报·曝书亭》,编辑于能老师对此很感兴趣,打来电话鼓励我多写写,使我倍受鼓舞。从2010年至2014年之间,我手头已积累了几十篇,这才有了出书的想法。

  说到困难,最主要的是我出生在建设乡,对王店并不熟悉,真正了解王店是从建设乡并入王店镇后开始的。要了解王店的历史,需要大量的资料,幸好单位有一套有点破旧的《梅里志》,这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一有空便手不释卷地翻找着,后来又有朋友送我一册《梅里备志》,那些带点霉味但对我来说仍有余香的古书成了我的精神食粮。

  

  记者:乍看书名,以为是您对王店的个人记忆,一看内容才知,是对王店古镇千年历史的梳理。在书末我们也看到,您参考了大量的史料。您说自己只念过五年书,古籍艰涩难懂,您是如何阅读并融会贯通的?

  梅晓民:我的父母、大伯、舅舅等都是教师,但出生在教师之家的我,确实只读了五年书,主要原因是正逢文革动乱。那时的乡下,想上初中是要贫下中农推荐的,而我父母是“臭老九”,我则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贫下中农推荐的都是“根红苗壮”出身好的孩子,哪里轮得到我呢?好在英年早逝的父亲留下来半本残缺的《辞源》,让我打下了认识繁体字的基础。自从有了电脑,万能的“百度搜索”又使我的识读古文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由于缺乏高等教育,我的文字功底、文学修养和历史知识等还是很肤浅的,而古文大都没有标点和断句,有的文字用的是冷僻字,读起来确实有点困难,我就虚心地向前辈请教,已故的《嘉兴市志》特邀编辑朱家袆先生曾给了我不少的帮助。

  

  记者:您对本书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地方分别是什么?

  梅晓民:最满意的是搭准了框架。写书就像是造房子,也要讲究结构,70多篇文章、约16万字,怎样来分类?这个难题曾困扰了我好一段时间,后来忽然有了灵感,就以“风”来分类吧!经过反复修改,这才有了“风物”、“风情”、“风华”、“风俗”、“风烟”、“风云”这六个自认为比较接近内容的篇章。

  最不满意的是没有统筹好每篇文章的字数,使得文字有长有短,最长的约13000字,占了20多页,最短的不足千字,只占一页,差距太大,视觉上不够美观。文章长短的主要原因取决于资料来源的多寡,资料多容易写得长,而资料少的文章我不敢用杜撰来充塞拉长。

  

  记者:您曾经担任王店文化站站长,对王店文化了如指掌,其最吸引您的是哪一部分?和秀洲区其他古镇相比,您认为王店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在哪里?

  梅晓民:最吸引我的当属罕见的小镇文化现象。王店镇人杰地灵,诗人、词家荟萃,单是清代编纂传世的诗词总集就有82卷。乾隆年间,许灿的《梅里诗辑》30卷和沈爱莲的《续梅里诗辑》12卷,共辑录了自元至清的梅里诗人488家,诗作4729首,而各位诗人自己编纂的诗词专集则不计其数。一个方圆只有1.6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竟有如此巨大的诗人群,不得不令人叹服。新塍和王江泾同属古镇,同样有着灿烂的文化,但在这个方面和王店相比,好像有点逊色。

  【序跋选登】

  序一

  ■张少初(秀洲区政协主席)

  

  《王店记忆》一书的作者系王店镇文化站的一名普通干部。多年来,作者勤奋笔耕在文学、文史等领域,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王店记忆》一书,正是作者在长期积累和整理史料的基础上,以独特的视角和通俗的语言,从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客观而真实地向人们展示了王店古镇那段灿烂辉煌的历史,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反映乡土文化的书籍。

  秀洲区历史悠久,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和文物之邦之称。辖区内王店、新塍、王江泾等古镇文化底蕴各具特色,抢救、挖掘、整理本地的人文史料,不仅是对前人的告慰,也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王店记忆》的出版,为我们秀洲区各镇和街道的文化史料编纂工作开了一个有意义的好头,相信随着文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反映本地优秀文化史料的书籍将陆续出版,不断向读者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历史留下的不仅是文字,更是一种精神。存史、资政、团结、育人是政协文史工作中重要的社会功能,我们要以史为鉴,继承和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不断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和宣传家乡的热情,为建设秀洲新家园作出应有的贡献。(节选)

  序二

  ■周小明(王店镇党委书记)

  

  王店镇又称梅里。这个并不起眼的小镇,却有着千年的历史。据《梅里志》记载,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嘉兴镇遏使王逵居此,“植梅百亩,聚货交易,始称王店”。后“簪缨相继,日渐殷庶,遂成巨镇”。

  因为多种原因,王店镇仍是一位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小家碧玉、仍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正因为如此,这里便成了一座平静地生活着、有着鲜活生命的古镇。漫步其中,临街的老屋、斑驳的石帮、宁静的长水塘和悠闲的人们,无不诉说着这座古镇悠远的历史,而王逵植梅兴镇、一代文宗朱彝尊和曝书亭正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深深烙印和宝贵财富,让一代又一代的梅里人秉承了这座古镇的质朴无华和简单幸福,更加彰显梅里小镇的独特魅力。

  现在的王店镇拥有一百十六平方公里土地,是嘉兴市小城市培育的试点镇之一,现代物流、厨卫电器、高端纺织、保温新材料四大产业蓬勃发展,成了真正的“大王店”,她的成长和发展早已不能和过去的梅里小镇同日而语。了解并认识历史能让我们更好地憧憬未来,如今古镇梅里和现代王店相互交辉,正朝着“现代物流高地、特色工业名镇、田园温泉绿城”的小城市发展目标昂首前进,必将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传奇。(节选)

  后记

  ■梅晓民

  

  我接触王店的历史是2001年到王店镇文化站工作时开始的,但当时只知道朱彝尊和曝书亭。后来系统地读了一些地方志,才知道从王逵辟镇算起,王店镇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并有着在全国范围内也十分罕见的辉煌文学史。

  由于种种原因,现代人对地方历史渐渐地淡忘了,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偶尔向儿孙们诉说着某些历史的片断。笔者喝的墨水不多,却对历史文化情有独钟,把以前的事情作为老古话讲给后人听的欲望也愈加强烈。我们的后代是有权利知道家乡真实历史的,而且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这样的想法,才促使我一是义无反顾地钻进了故纸堆,在里面寻寻觅觅,翻找着那些虽已残缺,却仍留着淡淡墨香的文字,二是将我在王店的亲历、亲见、亲闻(即政协强调的“三亲”史料)记录下来,并用不熟练的手指艰难地敲击着键盘,一个字一个字地打出了上面这些文章。

  本来只是计划写一点局限于明清时期梅里古镇的一些情况,后来一想这样太过狭窄,也不够全面,因为现在的王店镇已包括一个镇和三个乡,而这三个乡也有很多人文古迹可叙述的。思路一拓宽,就一发不可收拾写了约十六万字,并像拼地图那样地拼成了这册《王店记忆》。这样既突出了古镇的陈迹,又照顾到了“大王店”的历史风貌。能在退休之年为王店镇做点实实在在的事,的确是我的心愿,也可以算作是我的一个中国梦和家乡梦吧。希望这本幼稚的、不够完美的小册子能引起各位对王店的美好记忆,并成为茶余饭后的一份谈资。

  写作终于告一段落,可以松一口气了,但回头来看,因限于水平,总觉得在谋篇布局和表达方式上还有着许多不够完善和词不达意的地方,纰漏之处也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指出宝贵意见。(节选)

  【精彩书摘】

诗海一波实罕见

  ■梅晓民

  

  小镇文化盛,诗海起波涛。

  传刻数百家,文坛举大纛。

  如果说经济是小镇的体魄,那么文化则是小镇的灵魂。王店镇人杰地灵,诗人、词家荟萃,清代才子、梅里学者冯登府曾说:“梅里,诗海之一波也,自元至今,传刻无虑数百家”,清代编纂传世的诗词总集就有82卷。乾隆年间,许灿的《梅里诗辑》30卷和沈爱莲的《续梅里诗辑》12卷,共辑录了自元至清的梅里诗人488家,诗作4729首,而诗人们自己结集的诗词专集则不计其数。

  1979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家辞典》也收录了王店镇明清时期著名文学家19人。明末清初周筼的《采山堂集》,诗家评称“不袭前人片语,取格最高”;王翃的诗集《春槐秋槐堂集》共收作品上千首,时人赞为“有盛唐之风”;李绳远的《獭祭录》、李良年的《秋锦山房集》、李符的《耒边词》等均蜚声南北;稍后的朱彝尊(1629~1709)精通经、史,工诗、词,是浙西词派和浙派诗的创始人,被誉为“一代文宗”。诗与王士祯齐名,时称“南朱北王”,词与陈维崧并列,誉为“朱陈两杰”。著有《曝书亭集》、《明诗综》、《词综》等,他的一百首《鸳鸯湖棹歌》被后人誉为“一部有韵的地方志”。

  坐落于镇中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曝书亭,是朱彝尊的故居和藏书处,曾藏书八万卷。曝书亭旧称竹垞,原有十二景,有南北之分,今仅存南垞一隅,是市郊仅存的园林式名人故居,已被1981年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收录。除了曝书亭外,镇上还有王复旦的梅墅、冯登府的勺园、李应征的藿园以及秋亭、苹园、北园、宜晚园等数十座园林,这些私家园林吸引了许多的江南名士文人在此吟咏会友,既时髦又风雅,可惜这些有一定价值的园林均已名存实亡。

  明清之际文人结社之风盛行,梅里亦然,比较有名的有梅里三友、景山八子、苹园八子、省斋七子、渔社八子、梅里八子等,师友结社、相互唱和形成诗词流派,但由于部分社团(如复社等)还有着其反清的政治内容,被清政府所不容乃至取谛。

  光绪年间,镇西忻家头出了个学者、藏书家叫忻宝华,建了个“不暇懒斋”,“藏书颇富”。他还是《槜李文系》的始作蛹者。

  民国时期,画家施定夫擅长画人物仕女、神仙佛像和山水花鸟,他东渡日本传艺期间,大正天皇曾携全家参观他的画展。日本《画家大字典》对他亦有“高超画艺”的评价。

  江苏兴化人李详在《浔溪诗征斋》中曾把王店与湖州府的南浔并列为文化名镇,“嘉兴之有梅里,乌程之有南浔,一县之人才荟萃于此”。作为县以下的一个小镇,这种文化现象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标签: 责任编辑: 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