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法治,推动秀洲政府工作前行的力量 展示“法治秀洲”的基层实践之三
2014年11月18日 08:33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欧林 通讯员 顾丽青 向晓莉

   秀洲区人民法院对首例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开庭审理;秀洲区人民检察院向王凝圩区(秀洲片)工程的5家相关单位分别发出检察建议书,督促各相关单位依法履行职责,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346条河道配备专属法治副河道长,为河道治理提供专门的法制宣传计划……梳理秀洲区今年政府重点工作,不难发现背后其实延伸着一条条凝聚共识的依法治理工作路径,涌动着一股股砥砺前行的法治力量。

  “今年秀洲政府重点工作之所以能够得到顺利推进,离不开法律工作者的保驾护航。”昨天,秀洲区政府相关负责人称,“有法可依、有案可循、有力可借”,使得“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生猪养殖减量提质”等政府重点工作行驶在法治轨道的同时,也成为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的关键之举。

  【实践案例】日前,由于承租的房屋属于违章搭建而被拆除,洪合镇几家经营户与房东之间的房屋租赁协议无法实际履行。由于与房东交涉无果,面临亏本的承租户们情绪激动,多次集体到镇政府上访要求帮助解决问题。了解事情原委及承租户实际情况后,洪合司法所的驻所值班律师张荣发、葛康及时向几名承租户解释关于拆除违章建筑的相关法律问题,并无偿为这些受援人提供法律帮助,引导他们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经过诉讼,这起案件在秀洲法院宣判,判决房东支付承租户房租。

  这样的案例只是秀洲区法律顾问团积极参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为重点项目、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提供“一条龙”服务的缩影。不少原先在区法律服务中心值班的律师,如今每逢周一都会准时出现在各乡镇、街道的司法所内。来自浙江天鸿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葛康就是其中一位,在他看来,与原先当事人有问题“跑上来”相比,执业律师主动“下去”,更能直接接触矛盾,化解矛盾。

  律师主动深入矛盾一线,与秀洲区进一步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密不可分。村里有公共法律服务站,镇级和区级设有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遇到问题,一个电话,村里的法律顾问就到家门口帮忙解决问题……近年来,秀洲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快,公共法律服务半径进一步扩大,即使住在乡下,也能享受执业律师提供的专业法律咨询,公共法律服务的“同城化”效应愈加明显。

  

  【秀洲路径】自今年“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开展以来,秀洲区以法制宣传为先导,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先后参与了秀洲区喷水织机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洪合镇综合整治提升行动、秀洲区高照街道象贤村、陶泾村违法建筑整治专项行动等中心工作,为“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

  十分钟一堂法制课,短小精悍,但内容都紧贴“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法制主题……今年初以来,秀洲区不少农村文化礼堂内都上起了这样的微型法制课,来自各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联系实际讲解法律,普法的同时不耽误工作生产,高效紧凑的微型法制课深受村民的喜爱。以微型法制课为代表,秀洲区创新法制宣传形式、扩大法制宣传覆盖,还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型媒体,加大法制宣传渗透力。

  在深入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中,秀洲区着力打造“政、企、村”立体式法律顾问体系和区、镇、村三级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平台,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公共法律顾问体系、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法律援助工作体系和全民普法宣传体系,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创新政府管理公共事务能力,打造“法治秀洲”、“和谐秀洲”样板。

  一条条法律法规解释到位,一幢幢一户多宅核实认定,一把把钥匙主动上交,一支支工班进驻助拆……在秀洲区迅速推进“一户多宅”等“三改一拆”工作的背后,正是依法依规让这项工作有章有序。

  

  【政策原点】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调离领导岗位。〔七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三)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标签:法治 责任编辑: 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