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11点,秀洲区油车港镇栖真村菱农、今年62岁的吴彩荣便摸黑起床,与五六名帮工一起,划着菱桶来到他那位于草头漾的30亩菱田里,抓紧采摘还在“沉睡”的南湖菱。次日凌晨4点半,收购南湖菱的商贩如约来到村里,挨家挨户收购新鲜采摘的菱角,准备运往市区的菜市场。眼下正值南湖菱应市的旺季,吴彩荣和工人们每天要采摘二三百公斤南湖菱,批发价卖到每公斤9至10元,除去人工成本,收益还不错!
“今年天气好,南湖菱产量肯定有保证!”见到记者来访,吴彩荣高兴地说道,去年高温炙烤,他的南湖菱刚开菱花就蔫掉了,平均亩产不到500公斤,而今年得益于适宜的气温以及“五水共治”后日益改善的水质环境,每亩产量预计可达750公斤,产值在6000元左右。“种了30年南湖菱,今年是难得丰产又丰收的一年!”据了解,从8月23日头茬菱上市,吴彩荣的南湖菱就卖了一个好价钱,而今年中秋节前夕南湖菱的批发价更是飙升至每公斤12元,让老吴乐开了怀。
南湖菱,因产于南湖烟雨楼前的荷花池而得名,曾广泛种植于以南湖为中心的水域,又名小青菱、元宝菱等。小青菱是指南湖菱个头娇小且皮色翠绿,而“元宝菱”则形象地揭示了南湖菱“没有角”的事实。一般来说,菱都是有角的,故称“菱角”。然而,南湖菱却两端圆滑,全然没有菱角,并以其皮薄、肉嫩、汁多、甜脆、清香等特点成为菱中的上品。而关于南湖菱没有角的原因,在嘉兴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本来南湖菱也是长角的,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途经嘉兴,在品尝南湖菱时被坚硬的菱角弄疼了嘴,于是便说了句:“南湖菱虽好吃,只可惜菱的角有些许碍事。”神奇的是,皇帝金口一开,第二年,南湖里长出的菱果真的就没有角了。
作为独一无二的嘉兴特产,这种没有角的南湖菱种植历史悠久,曾在秀洲区油车港镇、王江泾镇以及南湖区七星镇均有种植,尤其近年来,油车港镇大力发展湿地农业,做大做强南湖菱产业,于2008年获得“南湖菱原产地保护地理标志”认证,并注册了“嘉兴南湖菱”的商标。据统计,今年油车港镇南湖菱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占整个嘉兴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一跃成为南湖菱的主产区。
据油车港镇农技服务中心副主任吴桂荣介绍,为保证南湖菱的“纯正血统”和优良品质,镇里每年都会指导菱农进行菱种“提纯复壮”,在选种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确保种出最正宗的南湖菱。“10月份一过,西北风一吹,菱农们又该忙着选种了。”吴桂荣告诉记者,选好种后先把苗养在池塘里,待到第二年清明前后就可以播种了。
绵延数百年的种植历史,赋予了南湖菱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何深入挖掘南湖菱文化,打响南湖菱文化品牌?“今年,我们正在抓紧建设南湖菱文化陈列馆,预计明年建成开放,届时可将南湖菱悠久的种植历史、成熟的种养技术与深加工技艺,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给更多人。”吴桂荣告诉记者,以往每年油车港镇都会举办以“南湖菱品质评比”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南湖菱文化节,今年也不例外,以助力南湖菱原产地菱种优良品质的传承。
嘉兴人吃菱,讲究一个“糯”字。如何保证煮熟的菱角口感较“糯”?秀洲区农经局经作站站长倪龙凤表示,这样的菱必须是当天采摘的最新鲜的菱角。“南湖菱的销售存在瓶颈制约,那就是保鲜难的问题,哪怕隔一天,菱的口感也会打折。”倪龙凤告诉记者,这也是为什么菱农要半夜起来采菱,就是为了当天就能送到市民的餐桌上。而新鲜的菱角最好当天吃掉,如果吃不完建议放入冰箱贮存,切记不要剥皮,如此可存放3至5天。在挑选南湖菱时,最好选择皮色更青的,这样的菱甜度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