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五水 清三河……80后"河长"自编治水"三字经"
2014年3月27日 16:50 来源:南湖晚报 晚报记者 曹起铭 通讯员 王玲艳 摄影记者 冯玉坤

  “治五水,清三河;拆猪舍,整违章;环境美,空气清;河水碧,群众欢……”昨天下午,王店镇建南村村民蒋金荣收到一份印有“三字经”的治水倡议书,看到倡议书背面的“三字经”后,蒋金荣忍不住念出声来。

  这首“三字经”的作者是建南村党支部委员姚钱彬,除了“村官”之外,他还是村里宋家头浜的“河长”。创作“三字经”正是他在思索治水工作过程中的灵光一闪。“我觉得治水最重要的还是要发动老百姓共同参与,想要引起他们的注意,就需要一些有创意的方法,这首‘三字经’就是我的一点尝试。”

 

  用“三字经”发治水倡议

  昨天上午,王店镇建南村9组、12组和20组3位新当选的村民组长分别走进村民家中,将治水倡议书分发到村民手中,许多村民意外地发现,倡议书的背面还印着村干部自编的“三字经”。

  “一周以来,我们结合新当选的村民组长走访村民的机会,将刚刚印制的治水倡议书发放到每户村民手中,让他们感受全民治水的氛围,目前已经累计下发近2000份。”建南村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首“三字经”共168个字,内容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然而,这看似简单的“三字经”却囊括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网格化管理等农村基层重点工作内容。

  “三字经”的作者是建南村80后“村官”姚钱彬,目前担任村党支部委员和村监委主任。当被问及“三字经”的创作过程时,这位“村官”打开了话匣子:“创作这首‘三字经’的灵感来源于一次镇里举办的道德讲堂活动,活动上播放了一段朗朗上口的新‘三字经’,内容包括劝人向善、勤俭节约等内容,我当时马上想到,能不能把这种形式与我们当前的治水工作结合起来?”

  有了创作“三字经”的想法,姚钱彬利用空闲时间逐字逐句推敲,两天后,他写出了现在呈现在建南村村民眼前的“三字经”。“主要是想用这种创新的方式引起村民的重视,大家一看蛮新奇,肯定会认真地看一下,这样我创作‘三字经’的目的就达到了。”姚钱彬说。

 

  “敢干”却不“蛮干”

  走进建南村便民服务中心,迎门便是姚钱彬负责的服务窗口,因为分管农机水利、劳动保障等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姚钱彬的窗口前总是有很多人。

  出生于1984年的姚钱彬曾与父亲一道经营毛衫企业,然而小富即安的生活并没有让姚钱彬找到归属感。2013年7月,姚钱彬通过王店镇组织的后备干部公开招考,成为建南村后备干部,刚刚到村里任职时,他被任命为村主任助理。

  除了“村官”外,姚钱彬在建南村还有另一个广为人知的“职务”——宋家头浜的“河长”。在宋家头浜两岸的居民眼里,姚“河长”是一个“忙人”。

  半个月之前,姚钱彬带着3名保洁队员乘船驶入宋家头浜,往船内捞水草和各种漂浮的生活垃圾,整整忙活了3个多小时。“在河道治理的前期,清理垃圾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我和保洁队员一起捞水草、垃圾,首先是告诉村民,我们正在努力治理垃圾河,希望他们不将垃圾扔进河道;其次是想发动沿河村民参与到河道治理中来,事实上效果也很显著,后来我们在岸边清理垃圾时,就有不少村民自发加入了我们的行列。”

  了解姚钱彬的人都知道,在工作上,姚钱彬“敢干”却从不“蛮干”。自治水“攻坚战”打响以来,姚钱彬已经多次为治水工作贡献有创意又有价值的做法,其中,创作“三字经”劝导村民参与治水就是其中一项。

  在治水工作中,姚钱彬发现建南村不少河道旁边存在树木倒伏的现象,要想清理河道,必须先将这些树木清理掉。然而一般的工具很难切断树枝,于是村里决定采购一把电锯。这时,姚钱彬提出,可以在网上从厂家购买,比在商场购买要便宜很多,“采购经费省掉了两成左右,节省下来的经费我们投入到治水工作的其他环节。”

  在记者采访前,姚钱彬还在就自己的一个想法征求同事的意见,“我想是不是可以在世界卫生日当天组织建南村的小学生走上街头捡拾垃圾,一来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环保意识,二来对‘五水共治’工作也是一个促进。”

  可以说,姚钱彬在工作内外都将治水时时放在心上,“既然当了‘河长’,就理所应当为治水工作竭尽所能。”姚钱彬说。

标签:治水 责任编辑:林越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