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文件精神 | 重要讲话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乡风文明 | 文明动态 | 公告通知 | 工作简报 | 图说文明 | 礼仪知识 | 八面来风 |
您所在的位置:首 页 > 文明成果网上巡礼 > 最美人物篇

“最美护工”张根宝

2012年11月16日 15:26

  

   10年前,一位老人在弥留时将瘫痪的儿子托付给了自己的护工,于是,当时的那位护工承担起了这份义务。10年来,她一直照料着老人的儿子,被当地居民称为王店镇“最美护工”。

  这名护工名叫张根宝,今年已经65岁。10年前,张根宝因为养鱼失败,从老家南浔迁移到了王店镇,在梅溪街上买了个小房子住了下来。当时,有居民请她到李大爷家帮忙,原来李大爷妻子早亡,前两天腿摔伤,而唯一的儿子李增又因小儿麻痹症双腿瘫痪。于是,张根宝来到了李大爷家做了一名护工。一年后,李大爷去世。弥留时老人将瘫痪的儿子托付给了张根宝。最初,张根宝还是很犹豫,因为比她小9岁的李增双腿瘫痪,生活无法自理,而自己又是个女的,服侍起来比较不方便。但看着老人渴求的目光,张根宝还是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张根宝接手了照顾李增的任务。每天负责李增的吃喝拉撒。尽管很辛苦,但张根宝尽心尽力,她说她不容易,李增生活更不容易。为了让李增放松心情,每逢天气晴朗,张根宝就推着轮椅上的李增出去散心晒太阳,最远的时候要推到沈荡和余新。在吃的方面,张根宝也是尽量合着李增的胃口,依着李增的想法,让李增非常感动。

  当时,李增每月支付给张根宝的工资是150元。很多人都劝她犯不着,150元什么地方都能挣到,她也想着等找到了合适的人手再离开。她让会写字的李增进行了记账,一个月给多少钱,伙食费用掉多少,一项一项都写得很清楚。但是,不管是最初的每月150元工资,还是后来的450元工资,都没有人愿意上门24小时做护工。而此时,将李增托给不熟悉的人照顾,张根宝也实在是不放心。因为李增生活不能自理,又没有劳保,就靠父母的一点积蓄生活。这样日子一晃就是10年。有很多次,张根宝想辞工回家的话都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她说李增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姐姐,她对李增就像自己的弟弟一样。

  其实,张根宝的身世也很不幸,父亲很早就去世,14岁到人家家里当童养媳,家里还有一个25岁的智障孙子。有时帮完了李增,张根宝还要赶到海盐照顾智障孙子。有时,她会让自己的老伴帮助照顾一下。实在没人时,张根宝就只能请邻居帮忙。

  不过,再忙再累,张根宝都不曾说过苦,她说唯一期盼的就是李增能平平安安的,这样对已故的李大爷也有个交代。但是,厄运却再一次降临到李增的身上。2006年,李增突然昏倒,送往医院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并伴有严重的病发症。在医院里,李增昏迷了9天9夜,张根宝陪了9天9夜,一步都不敢离开。说起当时的情景,李增不由地哽咽。他说,张根宝对他的好是说也说不完的,与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他。出院后的李增每天需要注射胰岛素。每天早上空腹打一次,晚上吃饭前打一次。但是他身边没有别的亲人,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张根宝。于是,张根宝在医院里硬是跟着医生们学会了换针头,学会了打胰岛素。

  由于糖尿病人不能过多摄入糖份,张根宝在李增的饮食上很注意。她准备了很多含糖量相对少的麦粉给李增做早点吃,一瓶瓶装好,吃掉一瓶再换一瓶。最麻烦的是,李增还出现了许多病发症,导致有时大小便失禁。但是,张根宝没有说过一句埋怨的话。自从李增得了糖尿病,需要每天打胰岛素,张根宝更是一步都走不开,甚至过年到自己的亲戚家吃年酒也都带着李增。所有的一切,李增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张根宝说,她现在的体力与精力都大不如从前,她担心随着年龄的增加,照顾李增会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了。于是,她跟李增做了一个约定:如果有一天张根宝身体扛不住了,李增就住进敬老院。

  前些年,张根宝在南浔的老家拆迁后,她拿到了7万元拆迁费,她将王店镇老街上的老房子卖掉后,重新在梅溪新村买了套房子。为了能方便照顾李增,张根宝选择了底楼,她让李增也住进了她的新家。这件事传出后,张根宝的故事也重新被居民提起,有不少居民过来看她。当李增告诉他们支付给张根宝的工资每月只有450元时,邻居们发出了感叹,称她为王店镇“最美护工”。

来源: 秀洲新闻网   作者: 通讯员 姚莹    编辑: 朱琴燕

 相关稿件
·提炼精神内涵 弘扬传统文化 王店镇面向社会各界应征“梅里精神”
·王店镇"庆五一、迎五四"职工篮球比赛
·王店:"雷锋故事梅里行"图片巡回展
·王店聚宝湾农业基地首批黄金瓜销往上海
公共文化建设工作集中督查会召开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施阿钊烈士墓
秀洲区五措并举扎实推进“春泥计划”
开展“迎国庆 讲文明 树新风”活动
高照街道开展三项活动迎接国庆60周年
必须尊重的各国风俗和禁忌
商务交往中拨打电话礼仪
七十年不断的师生情
亚都社区庆祝老人节 举办联谊活动
诚信知礼—燕昭王求贤的故事

秀洲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