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办的第六届“人民社会责任奖”颁奖盛典上,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获得“2011年度杰出贡献人物奖”。宗庆后表示:“实际上,近些年不少所谓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有人故意炮制出来的,一些媒体却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大做文章。”
“按下葫芦又起瓢”的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惊心动魄。在这种背景下,宗庆后抛出食品问题“人为炮制论”,恐怕是不能让人信服的,甚至会引起人们的反感。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究竟是食品生产企业没有做好,还是众多媒体没有说好,想必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不过,深挖一下宗庆后长的“人为炮制论”,或许与娃哈哈的一次经历有关。据说,2011年年底,娃哈哈的主打产品“营养快线”陷入凝胶风波,就是媒体“捅的娄子”、“抹的黑”,害得娃哈哈忙不迭地四处回应、澄清,最后在“营养快线符合国家各项安全标准要求”的声明下才风平浪静。
但是,媒体偶尔一次质疑不靠谱,不代表其他食品安全报道也是故意“做文章”。同样是在2011年底,有客户在娃哈哈八宝粥里吃出苍蝇,这也是经由媒体报道出来的,并被证实确有其事。何况,纵观林林总总的各类食品安全事件,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哪一个不是靠媒体的抽丝剥茧才促成执法行动和制度改进?
其实,食品问题“人为炮制论”可能代表着许多食品生产者对于问题产品的价值判断:许多食品安全问题,不是企业说了算,也不是法律法规说了算,而是媒体报道的影响力说了算。一旦自家产品被媒体聚焦并引发众人围观,再坚韧、繁杂的细节都会被抽丝剥茧,暴露无遗。所以,对于生产企业来讲,一旦有问题食品出现,为了赢得时间,留些回旋余地,他们更希望媒体不参与,失声或者小声,那么再重大的问题都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正是深谙这个逻辑,一些食品生产商对媒体采访垒出高高的门槛,要么拒绝监督,要么斥责“煽风点火”,更有甚者还上演“抢相机、扣人质”的大戏。
实际上,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媒体没法不参与,企业责任常常阙如,监管间或失明、失聪、失语,在道德与法治都不能为食品安全兜底的当下,没有媒体挖掘真相,公众的利益如何期待?媒体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偶尔会有失误、失当之处,但请宽容这些失误和失当,因为这是维护食品安全必须付出的代价,而作为生产企业,更应该抱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保持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