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评论
建票贩子信息库是在“拳打棉花”应从源头上堵掉倒票通行的渠道
2011年9月23日 08:17 来源:嘉兴日报 木须虫(湖北)

  9月21日,铁道部公安局表示,自即日起各级铁路公安机关在日常工作中逐级建立票贩子信息数据库,对打击处理的票贩子、倒票嫌疑人员逐人建档,形成全路信息共享的打击平台;彻底查清票贩子获取车票的渠道、手段和流通环节,及时卡控源头、堵塞漏洞。

  乍一看,铁路公安为票贩子建数据库,摸清嫌疑人员信息,实行全路共享,就像把老鼠置于公众之下人人喊打,寓打于防,真是一个很不错的好主意。但是,仔细一想,这票贩子也不是那么一目了然,他们就像老鼠一样,都是藏在了暗处,除非是抓了个现行,否则,又有什么依据可以将他们列为嫌疑人员呢?即便是将票贩子录入了数据库中,他们脸上也不会写着“票贩子”的标志,稍微“摇身一变”,照样可以做起倒票的勾当,而不受数据库的影响。正是因为如此,所建立的信息数据库,注定是摆设功能大于实际作用,或者只能是有限抓住显形的几只“过街之鼠”而已,对于真正打击票贩子、根治非法倒票现象,此举更像是在“拳打棉花”,力度大,效果软。

  倒卖车票现象之所以屡禁不绝,甚至愈发猖獗,根本动因在于“一票难求”的供给现状,关键在于车票销售与管理之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如票务销售过程中的繁琐与不便,票务信息缺乏应有的透明度等等,人为加大了乘客车票紧张的感觉,加剧了人们急于购票的心理。正是这些漏洞的存在,既给了票贩以可乘之机,也为内外勾结者共享非法利益提供了便利。在利益的驱使下,凭借这些漏洞,就不难理解倒卖车票的猖獗现象了。

  事实上,要治理这种倒卖车票的行为并不是没有办法,已经实行的购票实名制,即是根治倒票现象的好措施之一,如果这项措施能够得到足够严格执行的话,切实确保乘客的身份信息与车票信息一致,那么,票贩子的车票又能倒给谁呢?到底是不好管理,还是不愿管理,其中处处充满着悬疑。根治倒票行为,从来都不缺失技术与措施,缺失的总是制度与管控措施执行的力度。也正因为如此,打击票贩的渴求愈烈、措施越严,反衬出的制度与管控措施执行的力度越小。

  根治倒票行为,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从源头上断掉权力寻租的空间,堵掉倒票通行的渠道,改善票务销售的方式,强化销售过程的监督,推动透明票务,在此基础上加大打击票贩子的力度,才可能真正铲除票贩子生存的土壤。

标签:评论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