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祀”也要尊重文化伦理 让老百姓没有距离感与陌生感
2011年3月30日 11:25
据中消协统计,我国每年在清明节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就达千吨以上。清明节当天,全国“白色浪费”便高达100多亿元。清明节即将到来,因清明扫墓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关于文明祭祀的呼声也越来越高。(3月28日《重庆晚报》)
现代节奏下的传统节日,频频因为过节方式的问题,引发革新的呼声。过节方式因习传统,过年禁燃鞭炮,清明不烧纸钱,节日的味道便骤然下降,这与过节方式所承载的文化特质密不可分,“文明祭祀”同样要面对“节味”下降的挑战。
传统节日依托的是乡村文化,春节放鞭炮,元宵闹花灯,清明烧纸钱,端午赛龙舟,中秋有些地方还要烧瓦子……各类节日庆祝离不开水火,俨然是不争的事实,事实背后提出一个鱼与熊掌的难题:革新过节方式,却有节日精髓流失的风险;不革新过节方式,污染浪费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现有的文明祭扫,往往采取替代法,用音乐、植树、放生来表达哀思,用意虽好,无形之中却割裂了传统的因习——从烧纸钱,到烧车子、房子、家具、电器,内理都是世俗欲求的表达,祈求逝者保佑生者的地位上升与财富传承。换句话说,清明节祭扫重视“烧”,其他的祭扫方式不入主流,其实是祖先崇拜、现世观念等文化因子在起作用。
文明祭扫既要节能环保,又要制止浪费,首要尊重的是文化伦理,让老百姓没有距离感与陌生感,过节方式能够无缝对接,这才是文明祭扫的关键。音乐、放生等祭扫方式,环保且公益,但却不好表达世俗欲求,与祈求庇佑也有一定距离,推广不开也正因为此。
革新过节方式,并不乏成功先例。例如香港的春节,并没有禁燃鞭炮,而是采用电子鞭炮,制造节日气氛的同时,避免了污染和浪费。鞭炮换了一种形式,虽无硝烟,却也有电光与响声,老百姓易于接受。“炮竹声中除旧岁”,民间传说认为,除夕起源于赶年兽,缺不了火光与巨响。采用电子鞭炮,因习了节日传统,尊重了文化伦理,广为接受也就不难理解。
清明节当天,全国“白色浪费”达100多亿元,传统过节方式消耗如此之大,革新之迫切亦在情理之中。文明祭扫提倡多年,应者寥寥,传统的惯性依旧强大,“烧纸钱”仍是主流。又是一年清明时,各地公墓照旧升起阵阵青烟,浪费再一次轮回。也许只有尊重文化伦理,文明祭扫才有足够的适应性,存在多年的节日弊病才能消释。
来源:
千龙网
作者:
熊伟强
编辑:
谢冬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