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道德讲堂"小切口"城市文明大文章
2011年3月4日 17:32
2月24日,常州市钟楼区西林村“新市民道德讲堂”开在家门口,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小区拆迁改造工作顺利完成,新市民们竞相登上“道德讲堂”,讲述自己的幸福新生活。
2月24日上午,家住常州市钟楼区西林村的张老太看到小区公告栏后,把卖泡菜的三轮车停在小区花园“德馨角”前,一下子钻进人群中。在这里,一堂主题为“道德讲堂大家讲,共话农民变市民”的“道德讲堂”正在进行。
看着村民们争相上前讲述身边的好人好事,此次“道德讲堂”的组织者,西林村党支书记姜建元高兴地说:“以前村民们赶集是买菜卖菜,现在家门口多了一种‘道德集市’,每个人都可以参与,交换的是自己身边的道德故事,收获的是文明新市民的幸福感。”
在江苏常州,像这样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的“道德讲堂”已经开办了500余所,举办各类讲座10000余场,受众超百万人次,覆盖社区居民、农民、公务员、学生、工人、新市民等各类人群。“道德讲堂”,这种百姓讲、百姓听、百姓学、百姓受用的公民思想道德自我教育形式,成为常州市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惠民利民创新之举,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顺应民意:学习型城市转型催生新品牌
常州是一座有2500多年文字记载历史的文化古城,自古就有“季子故里,诚信常州”的美誉,讲道德、讲诚信成为常州人代代相传的自觉追求。近年来,通过“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美德少年评选”、“感动常州十大人物评选”、“十佳母亲评选”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催生了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殷雪梅、知识性职工代表邓建军、全国十大杰出志愿者王德林为代表的众多优秀个人。常州市按常规做法,组织事迹报告会和各类座谈等手段对这些先进人物事迹进行宣传,希望群众从中受到教育并效仿。但是,收效并不理想:许多参加了活动的基层群众,觉得这些先进人物“站得太高”,“离得太远”,“有感动,学不来”。
面对这样的工作困局,常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并没有视而不见,并没有将模范选树和宣传教育当做例行公事走过场,他们更希望模范人物的优秀道德品质能在百姓间产生实实在在的感召作用。于是,一场围绕广大群众切身需要的思考展开了: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什么样的形式和载体才是群众乐于参与、乐于接受,行之有效的呢?
经过认真调研,常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将突破口“定格”在了学习型城市建设上。学习型城市建设在常州已经有十年历史,“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系统”、“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村镇”和“学习型家庭”等七类学习型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已普遍开设。而“学习日”、“小巷论坛”、“龙城论坛”等活动在群众中基础良好、吸引力大,已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于是,常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决定对全市学习型城市建设进行一次“转型升级”:利用已有的组织体系、工作载体和模式,注入更浓厚的公民道德建设内容。
“道德讲堂”在常州市钟楼区试点建设,探索出了“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作一番点评”的流程。图为2月24日,钟楼区居民在学唱歌曲《人间有大爱》。
2009年11月,“道德讲堂”在常州市钟楼区开始试点建设,明确必须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题。但是,“道德讲堂”应该建在哪、应该讲什么、怎么讲,大家心里都没有数。钟楼区宣传部、文明办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把这些问题都放到基层群众的摸索、实践中去寻求解决。很快,他们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道德讲堂”很快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百姓积极参与并为它的建设献计献策,机械一社区的“青松书场”、西林村“六老讲堂”、东头村“道德故事会”等一大批充满百姓创意的讲堂脱颖而出。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以群众为主体,成为“道德讲堂”从试运行之日起便被珍视并一以贯之的宝贵理念。
钟楼区试点取得成效,将“道德讲堂”建设推上常州市党政工作的重要议程。2010年8月2日,常州市委、市政府举行“办好道德讲堂,建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大会,总结出“唱道德歌曲、诵道德诗篇、讲道德故事、发道德短信、上道德课堂、行道德善举”的道德文化建设模式。市委书记范燕青指出,要通过“道德讲堂”这个“小切口”,做好文明城市这篇大文章,以公民道德素质的大提升,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水平的大提升,实现城市竞争力的大提升。从此,一个以身边人说身边事,不在于规模大而在于群众欢迎,不在于要求多高而在于群众自觉的“道德讲堂”品牌在全市全面推广。
来源:
中国文明网
作者:
编辑:
谢冬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