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能称得上人才?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历史上曾有无数次的争论,在如今的世人眼里,答案也不尽一样。现在,有人认为学历、资历、地位是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在现实的评价制度中,学历至上、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等思想仍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这样的人才观念,以及在此观念指导下的制度安排,严重阻碍了人才的发现、使用、成长。
此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以用为本的指导思想,要求在使用中成就人才、在使用中评价人才、在使用中提升人才。把人才对社会的贡献,看作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我们培育、引进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使用人才;人尽其才的最好实现途径,还是恰如其分地使用人才。以用为本人才观的全新亮相,正本清源,为全社会设立了一个评论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标杆,也是对社会上一些陈旧人才观念的有力阻击。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曾说,中科院嘉兴中心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标准不是看每年发表多少论文、获得多少项国家奖,而是看他们为当地企业做了什么、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做了什么。路院长的话,既道出了以用为本的人才观念,也间接指出了一些人喜欢给人才贴“标签”的做法。现实中,通常贴得比较多的“标签”有学历、资历、发表论文数、获得多少奖等。
俗语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评价人才的关键还得看使用情况如何,而不能只看这个人身上有多少“标签”,有多少光环。不可否认,用人先看“标签”的人才观还是有很大的市场,影响力也不容小觑。正因为如此,人才观念的正本清源,以用为本人才观的确立,恐怕还有一个艰难的转变过程。
然而,人才观念的转变也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后危机时代,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急需大量人才。人才资源的优劣,越来越成为区域竞争的重要筹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的观念,已经时不我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