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现在的王江泾真的让我感到骄傲”
2018年7月23日 08:26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应丽斋 耿俪洳 通讯员 钱丽莉

  解码王江泾镇从“及格生”到“优秀生”之变(1)

  编者按:日前,省中心镇发展改革和小城市培育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17年度小城市培育试点考核结果。全省60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中,10个获评优秀等级。秀洲区王江泾镇位列全省第七,实现历史性突破。

  从“及格生”到“优秀生”,王江泾镇如何实现转变?近日,记者走进王江泾镇实地解读其中的密码。

  随手拍下一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里晒一晒。这是最近一段时日来到或者回到王江泾镇的人们不约而同的举动。照片里有蓝天白云、荷红柳绿的自然风光,有运河奔腾、长桥卧波的人文景观,更有高楼林立、道路平阔的城市容颜。

  “现在的王江泾真的让我感到骄傲。”质朴的话语中是掩不住的欣喜。

  大、散、乱,是曾经的王江泾镇给人的印象。2015年,鉏新良刚担任王江泾镇党委书记时,对这三个字深有体会,“作为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王江泾镇地域范围明显更大,且由于是由多个乡合并而来,它又有相对散的一面。同时,作为传统纺织产业名镇,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织机、都在生产,在管理上也存在乱的源头。”

  从哪里入手才能将短处转变成长处,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呢?经过一番调查研究,王江泾镇决定抓牢“省级小城市试点镇”建设契机开展工作。“全面打造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和逆城市化集聚区”的目标随即提出。“一区一带一路一园”四大工程全面启动,并围绕“拆、业、建、绿、创、安”六个关键字狠抓落实。

  在“拆”字上,王江泾镇着力推进拆迁、拆违,一方面重点加大旧城改造区域和运东新城区域的拆迁力度,加快运河以西老城区改造和运河以东新城区建设,提升旧城区文化品质,增强新城区功能活力,一方面以“无违建镇”创建为目标,拆除违建,改善城乡环境。

  在“业”字上,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王江泾镇制定“退散进集”实施方案,全力淘汰喷水织机,逐步实现转产转业;深入实施招商选资“一号工程”,运用多种方式,引进精品项目;同时,围绕企业做大做强,王江泾镇要求传统纺织企业向多元化、差异化、高档化转型发展,并重点推动智能家居项目建设,做大智能家居企业。

  在“建”字上,王江泾镇着力建好基础设施、公建配套等,并建立健全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和推进激励机制,以“盯着干、马上办”精神,确保各个项目按照“路线图”和“进度表”完成。在“绿”字上,围绕绿在城中、绿在村中,王江泾镇全面实施以“一加强三整治”为重点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并以打造经典理念全力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沿线美、点上美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在“创”字和“安”字上,王江泾镇则加快推进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国文明镇和国家卫生镇创建,并积极构建社会平安和谐、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与此同时,王江泾镇通过五峰塑业、双桥植绒、双桥铸件等“低散弱”企业腾退和土地复垦,整治散落现状,腾出有效空间,集中用于小城市核心区建设集聚、工业园区产业平台拓展。一个形神兼备的小城市试点镇逐渐呈现。

  在面上,围绕古运河、莲泗荡,一个功能完善、配套齐全,集灵气、文气、人气于一体的面积约5平方公里、人口约1.8万人的运河城市核心区现已成形。在线上,融合运河文化、丝绸文化、民俗文化,5公里长的运河丝绸文化旅游带,将镇区内的“一河一寺一桥一街一会”串点成线、穿珠成链。同时,07省道打造生态快速通道、建汾线打造生态景区道路、东方路打造湿地景观大道,内通外联更顺畅的接轨区域经济生态路,让王江泾实现与嘉兴、苏州的互联互通。

  高品质的建设带来的不仅是城市的美丽容颜和百姓的美好生活,还有对产业发展的深思和反省。作为传统纺织名镇,王江泾镇清晰地感受到时代发展带来的困境和迷茫。产业发展如何紧跟城市建设步伐?

  城市转型带来的产业升级,在王江泾镇有着生动的篇章。围绕供给侧改革,王江泾镇突出质量、创新、品牌等重点,抓好纺织产业转型提升和智能家居培育壮大。“我们将着力打造‘双百亿产业集群’,推动纺织产业和智能家居两大实体经济双轮驱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鉏新良表示。如今的王江泾,智能家居产业园已具规模。据统计,2018年1至6月,王江泾已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90.8亿元,其中智能家居企业产值26.5亿元,同比增长38.6%。王江泾镇正在积极争创省级智能家居特色小镇。

标签:王江泾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