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林新事: 从“教授”到“校长”精准把脉弱校改进
2019年11月15日 09:12 来源:嘉兴日报 撰稿 黄俊文 沈洁

 

  前不久,浙师大秀洲国家高新区集团西校区(高照实验学校)校长林新事被授予“嘉兴市秀洲区荣誉市民”称号,褒奖他为秀洲义务教育作出的杰出贡献。这是一位走马上任仅一年半的新校长,也是秀洲区首次尝试从高校特聘教授担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全面接管教育教学事务。

  在担任高照实验学校校长前,林新事是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一直从事高校教研工作。他和秀洲区的缘分起于五年前。早在2014年,他就以外聘教育专家的身份到秀洲区指导义务教育工作。2017年,秀洲教育智库联盟成立,他被聘为理事长,成为秀洲区的“教育特聘专家”。

  历时半年,这位教育特聘专家的足迹踏遍了秀洲区每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到一处,林新事都会认真听取办学历程,特别是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掌握第一手调研资料后再为不同的学校开出不同的“药方”。他以自己40年丰富的教学研究经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18年5月7日,“林教授”的身份正式变成了“林校长”。怀着满腔热情和憧憬,林新事走进了高照实验学校,从此蹲下身子全身心钻研。“我在这里要做的事情就是‘弱校改进’,这是国际上的一个关于教育的热门话题,而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说。

  初来乍到,林新事送给高照实验学校全体师生一份让人意外的“礼物”——大刀阔斧的教育理念改革。他认为,弱校改进并不是从一堂课、一名教师或者一位学生等细节着手,而是需要教育理念的全盘更新。经过系统的思索后,他构建了理念、知识、制度、活动、人际、保障“六大体系”,从打开教育与管理边界、变革学生学习方式与结构、建构学为中心的教学体系、重塑学校的校园文化四个方面着力,引领师生探索学校的突破之路。

  一年半以来,高照实验学校在林新事的督促下坚持系统性、基础性、特色性、协同性和变革性原则,通过管理变革与实践,在学生学习管理、课堂教学改革、教师校本研训、家长学校和国际化内涵建设方面慢慢积累校本经验,系统提炼校本案例,开始彰显校本特色。

  林新事运用浙师大丰富的教育资源,让高照实验学校多次接待外国教育研修团来校与师生开展交流,甚至安排外国学员到校授课,让这所地处城郊接合部的学校首次尝到“国际化”的甜头。

  值得一提的是,林新事还提出将学校管理分为纵、横两个层面,使学校的管理逐步走向扁平化。“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革新,林校长让全体教师接受新理念,而我们也从中获益良多。”曾担任“段长”的青年教师黄俊文表示,自从林校长上任后,学校管理明确了以培养“段长”作为重要抓手,将科室管理从原先的小学段初中段各自为政,变成打通一年级到九年级的纵深管理模式,使学校管理不断制度化、系统化、精细化,为师生与学校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尽管年事已高,但每次学校安排晚自习,林新事都尽可能地参加,并且每次都认认真真地送走最后一名学生。星光暗淡,灯光明亮,该校师生总能在办公室看到他伏案提笔的身影,他把每一天的所得所失和所思所想一一记下,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不竭动力和深厚财富。

  为什么临近退休年龄还要这么“拼”?为什么大学教授愿意来到基层、扎根农村?林新事说,身为大学教授的他已经用大半生的时间投身学术,但这还远远不够,他还要将剩下的教育生命投入到基层的教育建设上,因为理论还要用实践去验证,理念还要经学校来践行。他指导了很多硕士,带领着许多博士,让理论落地,让教育扎根,这是他最大的愿望。

  担任校长的一年半时间里,林新事见证了秀洲教育的努力奔跑,也亲历了秀洲教育事业跑出发展的加速度。市、区两级教育大会带给他新的触动、新的憧憬和新的向往。从“美好学校”“美好教师”“美好学生”“美好教育环境”展开的秀洲“美好教育”与他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他说,作为一名新秀洲人,他将以秀洲教育奋斗者、学校教育领跑者的身份,全力投入教育改革创新,努力争当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为秀洲“美好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林校长手把手的带领下,高照实验学校理念系统不断完善,学校实践框架结构更新改进,学校教育实践过程也在不断优化。看的见的变化是,学校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教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正在飞跃式提高。学校相继摘得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嘉兴市STEM教育试点学校等荣誉称号。令人欣喜的是,看不见的变化也正在萌芽孕育,在全面革新的教育理念引领下,高照实验学校未来可期。

  

标签:教育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