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新塍以“五美”为目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19年10月21日 09:00 来源:嘉兴日报 撰稿 蒋彧淼 赵维卒 周阳 图片由新塍镇政府提供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彻底告别尘土飞扬的土道;展现绚丽多彩的文化底蕴,风情浓郁的江南水乡、非遗项目惊艳八方来客;培育乡村旅游产业集群,魅力田园风光、悠久历史遗迹激发旅游热潮……乡村是个广阔的空间,风光无限,潜力无穷,值得关注和投入。而建设美丽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底色,是全面打造高品质健康养生古镇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新塍镇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美丽乡村建设开局良好,农村整体面貌实现了历史性的大改观、大突破,一个个“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的“五美”新农村已经跃然画卷。

  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树影婆娑,银杏飘黄,微风漾开了清澈的水面;果园桑地里,鸡鸭闲步,狗吠声声,鸟雀惊飞;依托零宿庙遗迹而建的农民公园内,千年梓树诉说悠悠古意,垂钓者闲适等待浮漂涌动;生态河道长廊贯穿村落,“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美景跃然而现……这只是新塍镇打造美丽乡村、留住“美丽乡愁”的一个剪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今年初以来,新塍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以“点上精致、线上出彩、面上美丽”为目标,以清理整治房前屋后、沿路沿线、田间地头、河塘沟渠“脏、乱、差”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问题的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全力提升“村部形象、村落环境、生活庭院、河湖清秀、田园风光”为目标,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治。

  日前,新塍镇组织党政办、妇联、文明办、治水办、卫健办、新农村办、农技中心、综合行政执法、四位一体保洁办等部门开始对全镇24个行政村进行首轮“五美”创建季度考核,也因此涌现了一批工作推进扎实、成效显著的村。

  潘家浜村根据本村情况编制告农户的一封信,并利用夜间和会议期间开展垃圾分类各类培训班和户长会议,制作宣传横幅,通过农民信箱每天推送生态环保信息,广泛发动群众主动参与。激励村民自己来参与房前屋后的卫生整治的同时,采取联户机制,在本小组内由本小组的党员、组长、代表联户进行不定期的一对一的进行指导;天福村制定实施方案并成立工作小组,组成以小组内党员志愿者、男女组长、网格干部组成考评小组,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村庄环境巡查,每季度对农户家庭开展一次考核评定,在每个小组的显眼位置设置“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庭”荣辱榜;桃园村要求村干部、党员、队长、村民代表家庭带头进行整治并通过考核验收的同时,结合“365群众工作制”,发挥党员作用,联户党员在群众走访过程中,边走访边宣传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反馈。

  小区草坪上堆积的废弃家具不见了,公园里散落的塑料垃圾清理一空,郊外空地上成堆的废弃建材消失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长效化管理是确保问题不反弹的关键,新塍镇形成上下抓治理、促整改、求实效、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切实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多地刷新了“颜值”,城乡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文化引领提升美丽底蕴

  乡村美不美,既要看“颜值”,更要看“气质”。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怎样兼顾村庄长远发展和历史文化继承,真正实现留住“美丽乡愁”,也成为新塍镇各个美丽乡村建设中绕不开的课题。

  10月7日,一大早,天福村文化礼堂外就汇聚了不少村民,这里正在举行第七届天福村金婚盛典暨“最美天福人”表彰大会。12桌福孝之宴庆祝全村10对老人的金婚,活动中,还对今年全村10名最美个人代表和10名最美家庭代表进行了表彰。天福村全村共有3616人,其中70周岁以上485人,80周岁以上155人,90周岁以上27人。近年来,天福村积极营造幸福小村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力图从平日的小事中倡导“微孝”理念,如今,天福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孝敬村。

  除了天福村让“微孝”理念丰富着美丽乡村的内涵,在潘家浜村,依托千年梓树和蚕桑产业,桑梓文化即乡愁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在思古桥村,百年牡丹的文化得以传承,不论是农民公园还是村庄墙画,牡丹文化唱着主角……近年来,新塍镇各村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凝聚“美丽乡愁”的统领,按照“软件不软、硬件过硬”的要求,不断挖掘本村的特色文化,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美丽底蕴。值得一提的是,新塍镇各村在传承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延续历史文脉,留住乡土文化,营造乡景、乡风、乡情意境,建设出一座座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

  “乡愁是一种人文情结,如果能和生态资源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同样挖掘传统文化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人文内涵,助力乡村旅游发展。”新塍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新塍美丽乡村坚持“内外兼修”,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差异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培育产业丰富美丽模式

  乡村产业兴旺,必须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循环,推动产业融合。

  为培育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丰富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新塍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利用农村文化习俗、产业基地以及乡村田园风光,发展民俗旅游、体验旅游、生态农业、休闲农业。

  尤其,新塍镇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省级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名单后,该镇更是将美丽乡村建设和省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结合起来,“农业+文化+旅游”成为田园综合体建设基本模式,也成为农业产业溢出文化、旅游、康养等新功能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秀洲省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规划区域面积3.2万亩,涉及陡门、万民、潘家浜、火炬四村,其中核心区为潘家浜村,核心区耕地面积3300亩。“以水为脉、以田为底、以村为韵”为规划理念,构筑“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带;新塍镇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精品粮油全产业链和特色水果全产业链;高产粮油示范区、特色水果精品区、生态休闲功能区”的“一带、一路、两链、三区”空间布局。

  “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实施不仅优化了区域空间格局,提高了空间资源配置效率,有效盘活存量土地资源,还提高了区域田园综合体建设等空间资源保障能力,增加了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资金保障能力,也为农民就业和鼓起钱袋子打下扎实基础。”新塍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自田园综合体项目实施以来,区域内潘家浜、万民、火炬、陡门、大通五个村在农民增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中取得明显成效。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在农业主体内参与种植、加工、旅游工作等方式实现增收。

  下一步,新塍镇将利用天赋异禀的优势,精准定位,加快产业项目落地,将点上盆景化成面上风景,以加快推进省级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建设A级景区村庄为重点,发挥美丽乡村精品线路辐射作用,推进天福、思古桥、观音桥美丽乡村建设,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主题,打造融现代农业、休闲农旅、田园社区于一体的“现代化田园古乡”。

标签:美丽乡村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