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山”咋变成了“皇坟山”
墓葬群的背后,竟有如此深厚的文脉
皇坟山遗址
7月26日星期五晴
这里的水清澈灵动,这里的景秀雅别致,白日里的她端庄秀美,黑夜里的她热情奔放。
来了秀湖两次,第一次惊叹于她绚丽多姿、流光溢彩的国际范儿;第二次折服于她诗情画意、舒适惬意的田园生活。那么,这次秀湖又会带给我怎样的意外和惊喜?
“小姑娘,今天又过来啦!”刚走近秀湖,保安大叔就笑着跟我打招呼,因为天气炎热,白天的秀湖人少,就连最爱在水里嬉戏的野鸭也躲了起来。
今天来秀湖的目的很明确,是来“探险”的。
从小就喜欢看各种盗墓小说,当听说秀湖有一个墓葬群遗址时,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非要一探究竟不可。这被誉为秀湖八大景之一的“汉风古韵”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从秀湖东区主入口进去,左转走2到3分钟,就能看到一个大草坪。春天的时候,附近的居民会带着孩子在草坪上放风筝、搭帐篷,来一场家门口的春游。
与秀湖其他区域各类绿植“争奇斗艳”的热闹景观不同,这片大草坪显得清净素雅了许多,远远望去,除了一些简单的草花、景墙和观景长廊外,空旷得有些格格不入。
皇坟山遗址就是一片大草坪?
原本沸腾的心仿佛掉入了冰水中,颇觉意兴阑珊,但半途而废不是我的风格。收拾好心情,继续往前走。草坪的入口处设置了一座汉阙,上面写着“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皇坟山墓群”等字样。
正当我努力想要在大草坪上寻找与东汉时期相关的“蛛丝马迹”时,耳边不时传来的施工声分散了我的注意力。
声音是从草坪下方那道“九曲十八弯”的长廊中传出来的,我循着声音找到了长廊的入口处,在东区主入口与皇坟山遗址之间,“秀博苑”三个字昭示了它的身份。
以堑道、雕塑、实物和光影的形式,精心打造集秀洲历史文化主线与民俗名人辅线于一体的户外展陈博物馆,这座与众不同的“博物馆”此刻正在紧张施工。
在秀博苑内,我见到了正在查看施工进程的秀湖物业管理人员沈振新。听了我的来意,沈振新笑着说:“还好你碰见了我,这皇坟山遗址可是大有来头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沈振新的介绍下,我了解了许多关于皇坟山的故事。
皇坟山墓群是东汉时期的墓葬群,位于秀洲区新城街道九里村,西距“里仁桥”500米,南临新塍塘河,北靠木桥港村2组农田,东距秀洲大道100米。
墓群原处于一个人工堆积的高土墩上,后因逐年动土,土墩降低,露出了墓群中一些陪葬物品。1975年,嘉兴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在50厘米深处发现东汉晚期玉壶一只,在出土的地点做抢救性清理,于深1米处发现残墓一座,出土有钟一只、陶灶一副、陶罐九只、五铢钱九斤,还有铜戈等文物,这为研究东汉晚期嘉兴地方葬俗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现收藏于嘉兴博物馆。
“1975年10月社员挖地时,发现五管瓶一件,我们闻讯即去清理,现将清理情况报告如下:皇坟山土墩面积较大,南北约80米、东西60米。土墩南端被现代砖窑破坏,曾出土大量汉砖,但由于长期动土破坏,墓葬已不完整……”这是当时挖掘墓葬的工作人员的手记。
从出土文物情况分析,当时的工作人员判断这是一个东汉土墩墓葬群,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土墩,面积约4800平方米,像座小土山。
2011年,经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审核并经省政府研究决定,皇坟山墓群被列入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它也成为迄今为止秀洲区“唯二”的省级文保单位之一,另一个是王店镇朱彝尊曝书亭。
“为了进行文物保护,我们在墓葬群上面覆了5米厚的土,不种植深根乔木,只以简单的汉阙、草坪、草花、景墙来做装点,配上一些亮化效果。”沈振新将此处为何如此“朴素”的原因娓娓道来。
“其实啊,这个东汉墓葬群原本并不叫‘皇坟山’。”沈振新神秘地笑了笑,成功地吊起了我的胃口。在我的追问下,她说,当地人俗称这里为“王文山”,但当时的调查人员误听作“皇坟山”,所以之后公布的文保单位也就沿用了这一称呼。
听了关于“皇坟山”的故事,内心的震撼久久无法平静。原来,其背后有如此鲜为人知的故事,美丽的秀湖如此有文化内涵和底蕴。
令人期待的是,预计8月中旬,秀博苑将正式与市民见面,届时人们可以来这里更好地了解“皇坟山”的历史、文化。
秀博苑的展陈线路总长约300米,装饰面积约2100平方米,以主栈道时光隧道主题和辅栈道名人民俗主题,通过全景式遗址展示、情景复原,再现秀洲的历史与文化。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将更多结合现代科技,以灯光、音乐、视频故事等叙事手法,使得历史呈现更加生动。到时,市民来到秀湖参观皇坟山遗址的同时,还能了解秀洲的历史文化与时代变迁,去触摸秀湖的文化内涵,体味秀洲的文化底蕴,感悟嘉兴的文化灵魂。
想到这些,不禁兴奋起来,临走时又回头望了一眼“皇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