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畔的生活转型记系列报道之三
【运河坐标】:王店苏式圆筒粮仓
“两岸朦胧桃李花,一天风露属渔家。小船卧听棹歌去,行到鸳湖月未斜。”这是清初诗人查慎行描写长水塘景物的诗句。长水塘是横贯王店镇南北的一条主干河流,也是大运河嘉兴段的重要支流之一,起点就在梅文化发源地南梅村,缓缓流淌19公里到四联村止。对于世世代代枕水而居的王店人来说,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母亲河”,涵养了厚重的人文历史,孕育了璀璨的梅里文化。
在长水塘东岸俯瞰,四喜社区塘东街上,一个个尖顶圆筒粮仓整齐排列,这是当年王店米厂的仓库,被称为“苏式圆筒粮仓群”。这些粮仓建于上世纪50年代,14个仓库曾经稻米丰盈,充分展现了“鱼米之乡”的丰饶。
沿着长水塘而建的粮仓群是所有老王店人的骄傲,因为这是当地及其周边地区粮食集中储存和运输中转的重要设施。2002年王店米厂改制,仓库停用,一度辉煌的苏氏圆筒粮仓群渐渐被人遗忘。由于在嘉兴同类建筑中保存十分完好,苏氏圆筒粮仓群在2017年1月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也就是在这一年,沉寂许久的粮仓群迎来了新生。
2017年12月,苏式圆筒粮仓群南侧的“王店城市客厅”建成,面积达800平方米,分为序厅和历史人文、总体规划、环境综合整治、未来展望五个厅,是一个集王店历史文化体验、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展示、特色小镇宣传为一体的多功能体验厅。展厅突出会客厅功能特色,着重介绍、推广王店的文化、经济、规划发展优势,并具备旅游指南、招商引资指南等功能。
自“王店城市客厅”对外开放以来,已经接待过无数嘉宾、游客以及当地居民。人们从各个展厅的图、文、声、光演绎中详细解读王店镇的“前世今生”。与此同时,长水塘边的苏式圆筒粮仓群也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秀洲区青少年研学旅行的目的地之一。
【运河人物】:李火松
运河支流长水塘边上的南梅村,自古流传着“王逵植梅”的典故,被当地人认为是王店梅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李火松的老家,如今正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我家就住在运河边,家家户户淘米、洗菜、洗衣服的家务事就是在河岸边完成的。”他说,“小时候我们经常去粮仓附近玩,看到里面盛满了稻谷。”
李火松的祖父母早年以捕鱼为生,和运河边大多数人一样靠水吃水,到了他父母这一辈,大多数渔民上岸,身份变成普通的农民。18岁中学毕业后,从小帮着家里干农活的李火松暗暗立下心愿:他要进工厂,不想和父母一样当农民,因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实在太辛苦了。
每年夏天“双抢”是农民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天蒙蒙亮起床,顶着烈日抢收抢种,皮肤晒得黝黑,整个人就像浸在水里。“‘双抢’的日子,谁家要是能在晚上8点钟前吃上晚饭,那是要被邻居羡慕的。”李火松说,十几个小时的农活干下来,浑身腰酸背痛。收工后把八仙桌搬到运河边,凉风习习,斟一壶老酒加几个简单的小菜,全家人边吃边聊天就是难得的休闲时光。
“1978年7月6日,我成为王店泡沫塑料厂的一名工人。”尽管过去了40余年,但“进厂变工人”的日子对于李火松来说记忆犹新。23岁当上车间主任、26岁当上生产科长、28岁当上生产厂长……生产线上眼明手快的李火松由于表现出色,年纪轻轻就成为工厂管理人员。让他没想到的是,喜欢管理、善于管理的特征后来贯穿了他整个创业生涯。
1992年,民营经济风生水起,在工厂打拼十多年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人脉,李火松也跟着潮流“下海”,白手起家开始创业,做的还是保温材料的老本行,主打生产泡沫玻璃。1997年,李火松创办的企业产值达到了100万,这是他赚到的“第一桶金”,辗转经营20余年,如今的他是浙江振阳绝热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公司现有员工120余人,2018年产值达到7800万元。
忙活了大半辈子,李火松目前的想法是明年60周岁退居二线,把企业交给儿子和儿媳管理,但他也会帮忙管理,等到65周岁就正式退休享受生活。家里还有两个小孙子,关于小辈们未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他表示还要看孩子们自己的志向和兴趣爱好。
【运河手记】
从渔民到农民再到企业家,李火松家三代不断转变角色,一路艰辛、一路拼搏,一路汗水、一路凯歌。一条大运河,兴盛了一座城,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运河人家。河的故事,也是人的历史,折射时代的变迁。王店镇依托运河沿线遗产资源,打造最富文化内涵、最具地方特色、最具观赏价值的文旅精品线路,在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中走出了一条双赢之路。在漫长的岁月里,大运河见证了地方的沧桑巨变,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生活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