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从以捕鱼为生到以摇船为乐
2019年5月16日 08:45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耿俪洳 通讯员 沈宇伟

——运河畔的生活转型记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功申遗。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批示。2018年5月,大运河上第一家以文化命名的旅游度假区——嘉兴运河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获批。

  依水而生、因水而发,大运河滋养着自古而今的一代代秀洲人。它宛如一条玉带,将沿途众多的文物遗存、历史古镇和民俗文化串联起来。围绕传承、保护、利用好运河资源,本报从即日起推出“运河情·秀洲味”全媒体行动,通过实地采访、互动交流等,深入挖掘运河文化丰富内涵,全面展示大运河对沿岸经济、文化和人民日常生活、精神世界的现实影响,着力探讨运河遗产与未来城市发展、社会生活的关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运河遗产保护。

  【运河坐标】:王江泾长虹桥

  初夏时节,来到王江泾大运河畔,不容错过的风景当数长虹桥。对长虹桥,古人有“虹影卧澄波,登高供远瞩。南浮越水白,北接吴山绿”的绝美诗句。明代诗人潘伦更有直白描述:“长虹桥下波潺潺,长虹桥上行人还。估客帆樯出复洨,翩如飞鸟来云间。水光远与天光乱,落日苍烟复一片……”

  运河、古桥,这些字眼所赋予的意境、带来的感触,是时光无法消解的,是岁月无法磨灭的。作为悠久历史的承载者、卓越成就的展现者,桥梁体现着东方智慧下的建筑艺术与文化风格,凝聚着历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情感和智慧创造。

  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的长虹桥,是建在浙北平原软土基上的最大石拱桥,生动证明了当时拱形石桥建设高超的工程技术水平。它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作为嘉兴两个遗产点之一,长虹桥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在嘉兴博物馆收藏着一幅167.5cm×96cm的画卷,名为《虹桥画舫图》。画卷作于咸丰年间,落款为嘉兴顾梁。图中,摩肩接踵的人群、鳞次栉比的船只,重现了两百多年前运河上、虹桥畔“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盛况。画里,描绘人物达650余人,唱戏的、摆摊的、赏景的,各个栩栩如生,被称为嘉兴的“清明上河图”。

  “王江泾是京杭大运河流经浙江的第一镇。大运河王江江段长18.9公里,这里不仅有长虹桥,还有因乾隆皇帝住过一宿而得名的一宿庵。”王江泾镇文化站站长陈宏伟介绍说。穿镇而过、通航至今的大运河,在时光的流逝中构筑着独具特色的城镇景观,带来了运河水运的交通便利,也在岁月的洗礼中孕育了风华绝代的水乡文化,见证着江南名镇的繁荣发展。

  【运河人物】:金掌林

  在王江泾镇文化站见到金掌林时,黝黑的肤色和沧桑的面孔,直观地显示着这位古稀老人曾经历过的风雨洗礼。粗糙的双手上,经年累月磨砺出的厚茧和勒痕,生动地展现着他曾从事了大半辈子的职业——渔民。

  出生于1950年的金掌林,是土生土长的王江泾人,也是彻头彻尾的运河渔民。10岁起,他便跟随父亲一起常年住在船上,开启了为期半个多世纪的捕鱼生涯。“每年3月、4月的时候,要用小渔网,到5月、6月的时候,要换大渔网,不同时节抓的鱼也不同,鲫鱼、黑鱼都有。”60年后,满口土话的老人回忆起当初的船上生活说道。

  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撑船的苦,在于长年风吹日晒雨淋,同时长期吃住在船上对身体或多或少会有些影响。在金掌林看来,捕鱼的苦甚于撑船的苦,因为还要担忧能不能有好收成、卖不卖得上好价钱。“那时家里也会种些粮食蔬菜,但捕鱼依然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金掌林表示。如同父辈们一样,从小生长在运河边的他,早把靠水吃水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运河潺潺,流走了经风历雨的岁月,带走了酸涩苦辣的生活。随着生活的富裕,金掌林渐渐地不再以捕鱼为生。但闲下来的他总会到运河边走走看看。“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运河里的鱼少了好多,水也差了很多。”时至今日,说起当初的那几年,金掌林依然有些伤感。让他庆幸的是,没过多久,水的问题就引起了重视。“镇里下了大决心、大力气去治理,现在又恢复好模样了。”金掌林开心地说。

  看着水清鱼多的运河湖荡,金掌林又动起了心思:驾着船、拿上网再去捕个鱼。而此时的他不再是肩扛生活重担的捕鱼人,而是享受收获乐趣的休闲者。在一次次用木浆拍击水面中,他静静聆听着那早已熟悉的运河水流声。

  在以捕鱼为乐的同时,金掌林还开发了一项新乐趣:参加踏白船比赛。“摇了大半辈子的船,没想到临到这把年纪还能把它从职业转换成特长。”金掌林笑着说。娴熟的驾船技术,让他成为王江泾踏白船队伍的领队。同时,过硬的护船本领,也让他成为王江泾当地远近闻名的船只养护专家。王江泾镇里10多艘船只常年放在他的家中保管和养护。

  作为踏白船队伍的领队,金掌林带领着2支共24人的队伍,征战在各个赛场上。“我是队伍中年纪最大的,但每次比赛我都会上场。”金掌林自豪地说。随着夏季的到来,一年一度的嘉兴端午民俗盛会即将到来,踏白船比赛是盛会保留节目,金掌林和他的队友们每年都会报名参加。“我们都是老渔民了,平时也不用怎么训练,到了时候带上船、拿起浆,锣鼓一敲,劲头就上来了,速度也起来了。”金掌林自信地说。

  【运河手记】

  从以捕鱼为生到以摇船为乐,走过半个多世纪的时光,在王江泾镇,像金掌林这样的渔民并不少见。依水而居、靠水为生的他们,曾继承下父辈们留下的捕鱼技艺艰难地维持着生计,但如今的他们早已不再困于水、囿于鱼,而是借助运河有了更多的谋生手段或是休闲时光。运河畔,渔民的生活转型记,在新时代显得格外鲜活亦非常生动。

标签:大运河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