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畔的生活转型记系列报道之二
【运河坐标】:油车港镇麦家村
在秀洲,总有一种风景,温暖了心,走进了梦。尤其在初夏,静谧而富有诗意,白墙黛瓦,红花绿水,如诗如画,油车港镇麦家村看似不起眼,却形成了“水绕村庄过,楼映水成画”的独特水乡湿地风貌,令人魂牵梦绕。
麦家村全村共有11个岛屿,最大的岛屿超过200亩,水网密布,湖荡经纬交织,与大运河紧密相连。可以说,麦家村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做好水和地两篇文章,大力推进3A景区村庄建设,围绕“清甜湿地风·麦香故里情”主题,重点打造小庭幽院、河荡文化园、田园果香、梧竹幽居、优美庭院等景观。又以“麦香渔家”为主题,通过景观营造与休闲项目并行的方式,全方位体验稻米魅力和渔家文化,构建集农业休闲、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村庄。
村庄内,古朴的民居参差错落,小桥安稳别致,在江南的雨雾烟岚中静静地伫立着。在这里,可以体会悠游水乡的乐趣,也能重现多年前将船橹摇起、小船儿推开波浪的惬意场景,听着船桨划开湖水的声音,与城市的喧嚣相隔绝,让你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灵动与魅力。
无论世代如何变迁,这里的百姓将大运河视为母亲河,视为最深沉的乡愁。因水结缘的麦家村,农家的渔麦文化别具一格。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这个偏远的小村也实现了大变样,以特有的小清新吸引着各地的游客。
【运河人物】:吴阿荣
说起麦家村,年长的人大多知道,这里是秀洲最后一个通公路的村。几十年前,这里一直靠“摆渡”出行,如今随着一座座桥梁建成,渡口、渡船、渡工,早就成为历史,麦家村也成为年长者心中难忘的回忆。
麦家村的吴阿荣是该村客运班的掌船人之一。他生于1952年,是土生土长的油车港人。在他童年的记忆里,清澈的小河中,常有橹声欸乃,每天清晨,是麦家村南埭花港桥码头最热闹的赶集时间,渔民用网兜从船舱的水中捞起活蹦乱跳的鱼虾,上岸交易。这里是一个无船路不通的地方。出门办事、干活、上街,以及婚丧嫁娶,都要用船。
“儿时经常在岸边,观望河面上往来的船只。不时会有手摇船‘扳艄、推艄’的呼号声以及村民‘摆渡’的叫唤声。”吴阿荣说。逢刮风下雨时,渡工顶笠帽、穿蓑衣,完全在无遮蔽的船上摇橹。黑夜摇船,更是困难,完全要靠渡工的经验。“那时候去市区赶一趟集,得花上一整天时间。”吴阿荣表示,小时候,有空就去运河岸滩边弄“河蚌”。河水在脚边此起彼落,一艘艘船由近及远,渐渐在视野中消失。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乡镇不通公路,内河航运成为交通运输的主力。入夜,凉风习习。他经常搬个凳子,坐在河边聆听大人们的故事。因为交通相对闭塞,村民基本依靠种水稻和雪菜为生,直到1985年“分田到户”,才有了泥水匠、木匠等新职业。“九十年代前,这里每家每户都以种植雪菜为生。农户们经常摇着船,沿着大运河把雪菜售卖到江苏,往返一次短则两三天,长则五六天。”吴阿荣说。
24岁,吴阿荣从上海当兵回来,经过考试,成为了麦家村客运班的掌船人。那时候,摇橹声渐息,船尾不知道什么时候装上了一个会发“突突突”声音的家伙,脑袋方方,庄严得很。在船尾安装上这么一个机器,水下再安装上一个螺旋桨,配以一个掌控船行驶方向的舵,一条挂机船就成了。挂机船的出现,是农村水运速度提升的见证。
“每天早上六点从栖真出发,发船到嘉兴北京路。下午三点收工,一天两趟,每趟来回一个半小时。”吴阿荣说,“一次可以载客近十人”。载客船在两岸的房屋前穿行而过,水面上溅起浪花朵朵。吴阿荣这一开便是18年,1994年,村里架起了桥,陆路交通的快速发展,船运渐渐被车运所取代,坐船出行也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吴阿荣也告别了开船生涯,在村里开起了杂货店。
2004年,麦家村第一条水泥路通车。“路通了,再也不用坐船出行了。”吴阿荣说。2012年,村里还通了公交车。“以前去市里,需要到栖真老集镇上才能搭上车,现在,公交车开到了家门口,因此出门就能坐上公交车了。”吴阿荣说,这里的村民也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了便利的服务。
【运河手记】
从摇船出村到公交开到家门口,从“羊肠小道”到水泥路户户通,时代的发展,在这里得到具体的见证。在油车港镇,像吴阿荣这样的村民并不少见。弹指一挥间,曾经依水而生的麦家村,船曾是村民出行唯一的交通工具,如今一条条公路直抵田间、贯穿城乡,村民们可以全方位地体验稻米魅力和渔家文化。运河畔,村民成了新时代的“答卷人”,他们用双手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