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是独具地方特色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符号。传统民俗文化发展的根基在于深厚的历史积淀。在当今时代,如何发展传承好传统民俗?近年来,秀洲区结合乡镇地方特色,注重民俗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深挖运河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同时,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搬上日程,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孕育而成的如闹元宵、扎蚕花、网船会、踏白船、舞狮、打莲湘等特色民俗风情再度受到关注。“民俗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政府“搭台”与百姓“唱戏”相得益彰,让秀洲传统民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散发出更持久的迷人魅力。”秀洲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4月8日,市大运河文化旅游与古镇建设座谈会在秀洲区召开,来自全市14个镇以及本土文化名人、旅游专家共同为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
依水而生、因水而发,大运河滋养着一代代秀洲人。运河促进了秀洲人文的发展,同时也在秀洲留下许多历史遗韵。今天,在秀洲运河沿线的古镇中,仍能品味到具有浓浓运河韵味的秀洲民俗……
在四月的莲泗荡畔,千帆竞渡,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来自江浙沪的300多条渔船,通过运河汇聚至此,只为一场传承延续了600多年的民间民俗活动——网船会。作为国内唯一的“水上庙会”,她以传统韵味和独特魅力吸引着民众竞相参与,这既是一场壮观的水上民俗盛会,也是一幅传承百年的水乡文化美妙画卷。
对于生在运河边、长在运河边的人们而言,水乡的网船会是深入骨髓的动人记忆。那么,千百年来秀洲还有多少别具魅力的民俗象征?让我们随着流淌着的运河潺潺而行,探寻那些老底子的运河民俗。
在水一方,品味王江泾运河渊源
大运河自苏入浙,进入嘉兴的第一站便是浙北重镇王江泾。王江泾自古便是水乡泽国,河网密布。有道是“休言衣带闻溪水,共入平河七百中”,清代王江泾诗人蒋之翘曾在《闻川怀古》中这样说道,意指像衣带一般的闻溪(王江泾镇河),与周边的河流一道终究还是汇入到大运河中。
诚然,王江泾老一辈人的生活与水、与船脱不开干系。“船只就是我们那个年代生活的必需品,你家没有船,甚至连娶亲都娶不了。”在王江泾镇文化站站长陈宏伟风趣的言论下,船只对当地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作为当地土著,运河的记忆贯穿他终身。从小要靠搭乘船只出行,苏班、盛泽班、南汇班等客运轮船的番号仍令他记忆犹新;睡觉时,耳边听着运河上船只的汽笛声入眠是他多年的习惯;青年时摇着帆布船沿着运河去亲戚家做客,遇到逆风时还要到岸边拉纤推着船前行……这一切,至今依然是他津津乐道的话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水泥路逐渐联通了镇子的每一个村庄,便利交通让相对效率低下的船只走向幕后。然而王江泾人终究依河而生、以水为趣,即使船只不再是主力交通工具,但它在生活上、文化上始终影响着这方水土。其中,尤以网船会为胜。
“网船会”起源于元末明初,原是江浙沪一带渔民自发组织的民间民俗活动。2011年,“网船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一年一度的网船会已成为王江泾镇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船民祭祀、文艺展演、打莲湘、踏白船等活动将“流淌着的运河民俗”昨日重现。
网船会是王江泾宝贵的精神财富,既是旧时江南渔民生活的缩影和记忆,也是渔民精神文化活动及民间祈福的展现和传承。近年来,为了更好挖掘和传承网船会的文化内涵,王江泾以莲泗荡风景区为依托,加大旅游开发,进一步扩大网船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成休闲度假旅游时代大运河文化再升华的重要产品。
时值“谷雨”,在油车港感受庙会
运河河水沿着王江泾镇镇域顺势而下,进入嘉兴城区前,在河岸以东清楚可见一处处湖荡闪烁着粼粼波光,那便是油车港镇。近期,正值“谷雨”时节,对于油车港镇不少村民来说,这可是一年中仅次于春节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油车港镇古窦泾村都会举行一场“谷雨庙会”,村民们沿着村道敲锣打鼓、表演民俗节目,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谷雨庙会”当天,天刚蒙蒙亮,由村民自发组成的近百人庙会表演队伍就会沿着村里的道路边走边表演。队伍最前方,村民们高举“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几块木牌,整条表演队伍绵延近百米,依次排列舞龙队、打莲湘队、腰鼓队、戏文队等方阵。队伍所经之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在道路两边,也早系上了各种颜色的彩绸,迎风飘舞。
作为一年一度的季节性庙会,“谷雨庙会”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举办庙会之初衷是为农耕而服务,为生产、养蚕而准备。庙会结束后,怀着对农业丰收的信心和希望,人们便会投入到春耕生产中,故参与者成千上万,历几百年而不衰。
除了古窦泾村,每年的不同时节,在油车港镇杨溪村、栖真寺等地都会举行不同主题的民俗庙会,例如“七月七香桥会”、“栖真寺庙会”等,参加庙会早已成为油车港人生活的重要部分。而庙会本身,经过百年来的积淀,不仅承载着传统文化,展现了地方风采,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凝聚民心发挥积极向上的作用。组队沿路开展表演、在香桥会上用自家带的香烛搭建“鹊桥”……这一系列举动,衬托的正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是人们对自己、对家庭的美好希冀。
光彩迷人眼,这厢花灯风景独好
运河沿着嘉兴城区绕了半个圈,转而向西,不久就进入了新塍镇。
在大部分嘉兴人眼中,一提到新塍镇,就会想到当地丰富的美食文化。当然,新塍还有一张极具特色的文化金名片——元宵民俗文化节。始于1999年举办的“元宵民俗文化节”,传承于新塍历史上的“鳌山灯会”,至今已有二十载。
“鳌山灯会始于清代,时称‘水嬉’,每十九年一举,举必在闰四月。各坊热此事者,挨户醵钱,于水面装成园囿、泉石、亭台、人物、花卉,争妍斗巧,愈出愈奇,远方来观者舟以万计。”在《新塍镇志》中,历史上的鳌山灯会俨然是当地的极大盛会。“鳌山灯会”有扎灯笼的传统,当地也有“赏花灯,走百病”“看花灯,走鸿运”之说。如往昔般,近年来每一届元宵民俗文化节同样缤纷多彩、盛况空前。例如今年的元宵民俗文化节上,新塍镇为重现了“鳌山灯会”的壮丽景象,特地在全镇范围内征集了200多盏富含新塍特色的民间花灯放在小蓬莱公园进行展出,公鸡报春灯、金猪贺岁灯、扇子灯、蝴蝶灯,一盏盏花灯做工精细,形态逼真,灵气十足。
传统文化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同时,每届元宵民俗文化节还结合本地特色,在形式和载体上进行创新,着力于将新塍的历史传统、美食文化、民间技艺呈现给广大群众。从文艺行街、元宵灯会到将猜灯谜、赏花灯、看演出等传统项目与非遗项目、传统手工艺等展示结合起来,从更新颖的角度展现新塍镇丰富的物质、精神文化风采。如今的元宵民俗文化节,早已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窗口,成为农民自办文化、自我享受文化的一个载体。群众亲自创作、参与其中,真正成为文化主角,也使民俗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赞神歌声,唱出浓浓淳朴情怀
“桃花开来是清明,兄弟和谐过光阴。兄要宽容照看弟,弟亦和顺敬其兄……”在大运河的重要支流长水塘边,孕育了一个千年古镇王店。在当地,千百年来始终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民间风俗。古时候,一年中每逢遇上田荒、蚕茧歉收之际,人们便会想到“赕神”(即祭祀神灵),赕神时会请来神歌先生唱赞神歌,通过赞颂神灵,以达到请求神灵保佑粮食丰收、风调雨顺的愿景。
在长水塘前的王店镇城市客厅,赞神歌的全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钱玉英将赞神歌的往昔渊源娓娓道来。他介绍,赞神歌在嘉兴地区主要发源于王店镇西部原建设乡一带,后流传区域辐射至王店、洪合、海宁、桐乡等地,起初多唱于田间,叫作“祀田蚕”。由于赞神歌的歌谣来源于田间农耕生活,歌词简单好记,主要表现和谐社会、和睦家庭、教育子女、团结邻里等主题,描绘着当地劳作人民最淳朴的生活情怀。
如今,在秀洲本地神歌先生早已几近凋零,会唱地道赞神歌的人也屈指可数。为此,近年来王店镇通过将赞神歌列入中小学学习教程、开展赞神歌非遗保护活动等加以传承保护。同时,从市级也有好消息传来,今年年初赞神歌代表秀洲民俗项目之一被列入了第六批嘉兴市级非遗名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推动赞神歌这项发源于本土、在当代逐渐走向消亡的传统民俗“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