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让美丽嘉兴铺展更美的图景
2019年4月9日 09:04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张芬娟 姜晓丽   通讯员 蔡华晨 彭佳园

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蓝天、碧水,草木青翠、空气清新,四月的嘉禾大地,分外迷人。

  迷人的环境背后,是多年来全市上下狠抓生态环境保护不松劲,回应老百姓所想、所盼、所急的成果;是多年来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并内化为百姓行动自觉的成果;是成绩面前不骄傲,再接再厉、久久为功,不断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成果。

  生态环境保护,没有休止符。美丽嘉兴建设,任重道远。今年2月,我市吹响了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冲锋号,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正为建设蓝天常在、绿水长流、鱼翔浅底、繁星闪烁的美丽嘉兴努力拼搏。

  

  打好“四大攻坚战”让环境更清新

  昨天早晨,跑步达人李达明在嘉兴植物园晨跑,8公里的慢跑结束后,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与过去几年相比,现在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好了,这大大提升了跑步的舒适度,希望今后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好。”昨天,我市的空气质量指数为70,空气质量状况为良。

  空气质量越来越好,离不开我市全力以赴打好碧水、蓝天、净土、清废四大攻坚战的一系列举措。

  守护碧水——我市强化工业污水治理,过去3年全市新增污水全入网企业8847家,294家重点企业全部刷卡排污。同时,强化生活污水治理,3年来共建成污水管网916公里。通过一系列治理,全市三类以上断面水体比重从2016年的19.2%提高到如今的41.1%,市控以上劣五类断面水体实现“清零”。

  保卫蓝天——加大重点区域的臭气废气治理,加大重点行业整治,开展餐饮油烟、秸秆焚烧、施工扬尘、车船尾气等专项治理,2017年起实施主城区范围烟花爆竹“双禁”等,如今,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到76.7%。

  捍卫净土——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理,严格落实监测监管措施,全面实施新建项目土壤评估制度,推进重点土壤污染地块治理修复。

  全力清废——实施“五废共治”三年行动,目前已建成20个相关项目。同时,加强固废处置监管,在全省率先建立“一般工业固废信息化监控系统”,有效防范了固废非法转移、倾倒事件发生。

  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打好“四大攻坚战”,嘉兴看得见决心、看得见行动、看得见成果。

  

  从源头开刀将污染行为消除在“萌芽”前

  治污要治本,治本先清源。加强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如果仅仅是发现问题、进行整改,不从污染源头开刀,就可能成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此,我市积极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构建起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的格局。我市以“多规合一”试点为契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了108.8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全面制定了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和正面清单,落实环评、能评制度,健全完善项目准入集体决策机制,对项目投资强度、亩均产出、能耗、环境容量等指标进行审查,2016年以来,全市共否决不符合准入条件的项目达294个。

  对已有企业、产业,我市加快转型步伐,全力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大力实施“退低进高”“退散进集”,重点整治无证无照、无安全保障、无合法场所、无环保措施的“四无”企业,三年来共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4.3万多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08家。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强化节能减排,完成绿色低碳技改项目460多个,特别是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截至去年底,全市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占全省的25%左右,光伏发电2302兆瓦,节约燃煤130多万吨。3年来,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项主要污染物累计削减18.7%、15.6%、24.0%和16.1%,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0.1%。

  “从事前抓起、从源头抓起,将源头管控与事后监督结合起来,尽力将各类污染行为消除在‘萌芽’之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保问题。”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体制机制让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相协调

  作为红船起航地的嘉兴,对生态环保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一直走在前列。为了做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相协调相促进这篇大文章,从2002年开始,嘉兴就探索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开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先河。2007年,嘉兴全市实施排污权有偿转让,成为全国首个试点推行排污权交易的地市。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排污权交易,一方面以经济手段鼓励老企业多减排,将排污权转让给新进入市场的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环境资源。同时,由于重污染企业需要购买更多的排污权,会大大提高企业的投资成本,这就会倒逼企业选择排污量小甚至不排污的项目,这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也会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截至目前,我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总额累计达20.1亿元,约占全省的22%。

  嘉兴的探索创新还有很多,比如,与科研机构合作,创新成立环保医院等平台机构,已累计服务企业1000多家次;加强环保共建共治,实行规划评审会、项目评估会、企业“摘帽”听证会等公众参与制度,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嘉兴模式”被写入2016年国家环保部在联合国环境规划会议上的报告;推进“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全市共有1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和12个省级特色小镇实行改革,共实施区域环评项目306个,企业环评时间平均缩短83%、费用平均减少73%。

  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创新,让嘉兴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蹚出了一条新路。

  

  以“创建”为载体不断满足群众对良好生态的向往

  过去老百姓“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过去是宁可臭死也不要饿死,现在是宁可食无肉,不可闻气臭。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标准配置,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诉求持续增强。为此,今年2月,我市召开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动员大会,强调要以“早一天也好、一刻也不能放松”的精神状态,加快建设蓝天常在、绿水长流、鱼翔浅底、繁星闪烁的美丽嘉兴,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优异成绩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嘉兴确定了两步走的目标。到2020年,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关于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十三五”生态环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到2022年,各项生态环境指标大幅度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制度体系基本完善,成功创建国家和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同时,确定要实施“1410”的“工作计划”:“1”,就是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这一目标;“4”,就是着力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治废四场硬仗;“10”,就是全面实施南湖及运河水质提升、重点区域重点企业臭气废气整治、固废处置能力提升等十大攻坚行动。此外,还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等。

  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清晰明确。会议就是号角,开局就已奔跑。如今,全市上下正铆足干劲、凝心聚力,全力以赴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标签: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姜文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