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新塍乡村振兴演绎特色路径
2019年1月14日 09:26 来源:嘉兴日报 撰稿 蒋彧淼 赵维卒 毛嘉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走进新塍古镇,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生态打造绿水青山、民生工程硕果累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百姓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满目皆是如画风景,处处涌动发展热潮。乡村振兴,这是激荡在古镇农村土地上最为动人的梦想,也是回旋在农民心中最为深切的期盼。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近日,新塍镇正式申报嘉兴市乡村振兴示范镇,切实打造全市乃至全省平原水乡乡村振兴典范,而这也是其在乡村振兴建设上的一个里程碑。

  □图片由新塍镇政府提供

  激活土地要素

  让产业兴旺招引人才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那么如何让产业兴旺起来?又如何以兴旺产业为“引擎”,开启老百姓脱贫致富之门?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点亮了新塍镇乡村振兴的梦想。新塍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共涉及潘家浜村、陡门村、火炬村、富园村、大通村和万民村6个行政村135个村民小组,区域总面积为50779亩。项目以省级田园综合体建设总目标“浙北粮仓·田园古乡”为出发点,全面打造体制机制集成改革先行区、全国田园综合体建设示范试点。“我们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将全域整治与省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提供要素保障。”新塍镇相关负责人说。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这其中,专业合作社、农业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正是农村“三变”改革红利的具体体现。

  新塍镇充分利用全市唯一一家省级田园综合体这一优势,展现“小桥流水人家”的典型江南水乡特色,将镇南部片区建成“乌镇—南湖—西塘”旅游带上一个集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和特色产业为一体的农旅田园综合体,打造浙江乃至全国田园综合体样板。目前基础建设13个项目形象进度超过70%。同时,筑巢引凤,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主打主导产业示范区、科技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和休闲农业精品园四大区块,目前园区景观绿道已经新建完成,退低进高项目正在抓紧落地,已有37家农业主体入驻。

  此外,新塍镇还不断聚集省级示范创建平台,比如创建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等。稻米全产业链列入2018年全省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作为秀洲最大的粮食种植基地,新塍全面打造串联“种业研发、基地生产、社会化服务、稻米制品规模加工、专业营销、稻耕文化农旅等环节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稻米全产业链”。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让生态宜居留住乡愁

  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色,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要以良好生态为支撑。走进潘家浜村,翠竹篱笆内,菜畦青青;曾经的猪舍、牛栏,摇身一变成了咖啡厅;清澈的河水中,鸭子嬉闹闲游,水浪拍打着木质生态护岸,河岸上各类花卉恣意绽放……整洁幽静的美丽乡村风景,犹如一幅幅秀美的画卷徐徐展开。

  潘家浜村的涅槃是新塍镇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新塍镇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转型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少村庄恢复了原有的自然生态,有些村庄有了小景区的样子。举全镇之力,大力推进景区村庄建设,这在新塍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去年,新塍镇打造AA级景区村庄2个,潘家浜村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

  持续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村庄景区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新塍镇正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演绎着自己的乡村振兴特色路径。下一步,新塍镇将继续建设美丽乡村,创新生态建设机制,提升城镇环境综合建设,以乡愁记忆为特色,依托美丽乡村优质资源和特色地域文化,加快旅游风情小镇建设,分类开发文旅创意产业。

  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提升红色志愿服务小镇品牌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要建设风清气正的文明乡村,必须在“软硬件”上下工夫。以天福村“福孝”文化、潘家浜村家宴文化等为典型,居民群众文明素质显著提高,潘家浜村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持续推进最美系列评选表彰,志愿服务工作者董媛媛获评“中国好人”。公共文化也全面繁荣,建设五星级文化礼堂1家,星级文化礼堂17家,2017年全省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新塍设现场教学点。

  除了打造嘉兴特色的江南水乡风貌乡村振兴示范镇,红色文化元素也是新塍镇乡村振兴的一个特色路径。去年,新塍镇党委对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进行包括外部环境、展厅内部展陈和展厅教育片播放等设置,发挥教育宣传作用。同时,将改造嘉兴地方党史陈列馆,建设镇级党群服务中心,以及乡贤统战教育实践基地。

  此外,全面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服务。目前新塍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呈现出以党史馆为核心,辐射沙家浜、潘家浜等村社区的集群化发展趋势。新塍镇针对这种趋势,对标南湖革命纪念馆身份登记制度,将全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身份识别制度全面升级,身份识别囊括了统一战线各阶层各界别。去年5月,新塍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界别登记制度实现了全覆盖。身份识别制度的升级,提升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服务的整体质量,让新塍镇的红色文化享有更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深化“三治融合”

  让乡村治理更为有效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为打造全国“三治融合”样板,新塍镇创新社区基金会、互助资金会等模式,成立社区发展基金会和商会互助资金会,两会联动,共治共享,打造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标杆。同时,进一步深化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生动实践,形成“市镇村整体推进、党政群有效联动”的格局,打造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塍经验”,为乡村治理有效提供“新塍样板”。

  为打造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升级版全国样本,新塍镇充分发挥社会机制的作用,推进政府、社会与市场良性互动合作,不断增强社区服务能力、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水平,推动各种社会力量有效参与社区治理,使社区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居民自我管理和服务的潜能得到充分调动,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治理模式,建设高品质幸福家园,为打造长三角最安全城市提供基层治理样本。

  与此同时,新塍镇创新基层“三治融合”方式,各行政村也在“三治融合”方面比学赶超,创先争优,其中潘家浜村创建完成省级“三治融合”示范村,天福村夜访民情户长会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纳米”,获高度评价。新塍镇积极探索民情观察哨、民情速递箱、民情夜访、民情恳谈等三治工作机制,理顺民情反馈“毛细血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纳米”,将民情地图融进基层自治的框架里。

标签: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姜文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