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曝书亭  >  悦读
源远流长《竹垞图》
2018年12月25日 09:02 来源:嘉兴日报

  ※新书荐读

  【精彩文摘】

  《王店再忆》

  

  作者:梅晓民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9月

  

  【作者简介】

  梅晓民,1955年生。从事群众文化工作30年,只读了五年书却有着写作梦,现为嘉兴市政协文史特邀员,秀洲区政协文史研究员,秀洲区作协理事、音协顾问,《王店镇志》主编。

  曹岳所作《竹垞图》

  吾家长水一茅屋,北垞南垞都是竹。

  每忆园林烧笋时,不恋树鸡及榆肉。

  海陵曹岳为我画作图,药炉茗椀书签厨。

  年来松菊成榛芜。

  对此临风一惆怅,归与归与范蠡湖。

  

  朱彝尊这首《题王叔楚〈墨竹〉为家上舍(载震)赋》载《曝书亭》集第十二卷。

  康熙八年(1669),41岁的朱彝尊自山东游历回到王店,“买宅于邻,宅西有竹”。即在原居住地的边上购置土地,四周“垒石为墙,编枳为篱”,扩大了居所。并遍植竹子,以“竹垞”(可理解为“种满竹子的宅院”)自号,体现了文人爱竹如命的性格。朱彝尊在其《看竹图记》中说:“予性癖好竹。甲申后避兵田舍,凡十余徙,必择有竹之地以居。其后客游大同,边障苦寒,乃艺苇以代竹。既而留山东,见冶源修竹数百万,狂喜不忍去。归,买宅长水上,曰‘竹垞’。”

  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冬,朱彝尊客居潞河(今北京市通州区)龚隹育幕府,为了聊表游子的思乡之情,先是创作了一百首《鸳鸯湖棹歌》,又请他的朋友、画家曹岳,画了一幅《竹垞图》,还自填了一首《百字令·索曹次岳画竹垞图》:

  杜陵老矣,共丹青曹霸,白头漂泊。花柳春残都不见,底事燕南栖托。略彴长堤,呕哑柔橹,只忆江乡乐。吾庐何处,斜阳芳草村落。

  况有蔗芋闲田,竹梧旧径,客至堪杯酌。试画三楹茅屋矮,随意图书帘幙。峡石东西,横山近远,密树遮云壑。明年归去,小楼添向墙角。

  据《画征录》记载:“曹岳,字次岳,号秋崖,江苏泰兴人。山水师董其昌,远宗董源,疏秀淹润,峰岭多岚气,北游,最得声誉。朱彝尊、王士禛皆极称之。”另据《图绘宝鉴续编》记载:“曹岳善山水,笔墨遒劲,丘壑泠然,其一种秀致,人莫能及。”

  这幅《竹垞图》(又名《竹图》《竹蔼图》)手卷,为设色纸本,长120厘米、宽27厘米。图中树石、屋宇极其工整,斜阳芳草,六峰隐现,竹树交荫,蔚然深秀。卷后题款:“甲寅春仲,竹垞夫子大人命画,即请诲正。曹岳。”

  过了二十一年,康熙三十四年(1695),63岁的朱彝尊官复原职,仍在京城做事,而曹岳却久已仙逝。朱彝尊将《竹垞图》重新装裱,还把这首《百字令》录在卷后,并写了跋语:“康熙甲寅春,客通潞,添百字令索秋崖补图二十一年矣。秋崖久逝,小楼墙角至今未添,而予衰愈甚。展对此图,不胜迟暮之慨。因付装池,并书前阙,以要和者。竹垞老人自识。”并钤印:朱彝尊印(白文)。

  《竹垞图》的画面上还盖有二枚鉴藏印:白文为“辨斋审定”,朱文为“慈溪冯辨斋家藏”。根据这二枚印章,我们可以得知,该画卷曾经被慈溪藏书家冯辨斋的“耕余楼”所藏。

  朱彝尊在《题王叔楚〈墨竹〉为家上舍(载震)赋》一诗中,也提及到曹岳画的这幅《竹垞图》:“吾家长水一茅屋,北垞南垞都是竹。每忆园林烧笋时,不恋树鸡及榆肉。海陵曹岳为我画作图,药炉茗椀书签厨。年来松菊成榛芜。对此临风一惆怅,归与归与范蠡湖。”

  梅里诗人杨谦在《曝书亭集》注说:“曹秋崖为先生写《竹垞图》,萧疏冷远,颇有幽致。名流皆题《百字令》一阙。今藏余兄汉筹水北楼。”

  这幅《竹垞图》手卷和《百字令》,2005年7月由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公司拍卖,估价人民币680万,成交价达715万。

  朱彝尊《百字令·索曹次岳画竹垞图》一出,“名流皆题百字令一阙”(杨谦《曝书亭集注》)。同时代的和后来的,不管观赏过画卷或未曾见过这幅画的词人,亦纷纷和词作诗,持续时间长达230余年,和者多达66人,词作74阕,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绝无仅有。

  朱彝尊在请曹秋崖画《竹垞图》的同时,还请明代著名画家蓝瑛的孙子蓝深(字谢青)画了一幅《竹垞图》。曹画的是横幅,蓝画的则是直幅。这两幅画先后为清末藏书家、书法家王秉恩(字息存)所得。王秉恩还请近代画家汪洛年(字社耆)临摹了一幅。嘉庆元年(1796),浙江学政阮元重建曝书亭,也请画家周瓒(字采岩)和方熏(字兰坻)重摹曹岳《竹垞图》,冯登府的弟弟冯登隽也摹过一幅《竹垞图》。

  到了清末民初,香严居士金蓉镜请嘉兴名画家潘振镛摹了一轴曹岳的《竹垞图》。在此画卷上,远处青山碧翠、阡陌纵横,近处修竹千竿、绿荫深浓,竹垞先生端坐于小楼之上,手执书卷,正在潜心阅读。楼下桌上,整齐地叠放着厚厚的书稿,有一仆人在另一间屋内搬运着书籍。观赏此图,感觉潘先生不是在临摹而是在创作,虽然意境相同,内容却有了重大的改变,但这改变是更接近实际。画尾题字:“《竹垞图》摹曹秋厓本,雅声,潘振镛。”并有朱文“亚笙”、白文“振镛”二枚钤印。

  潘振镛(生卒年不详)字承伯,号亚笙,又号雅声,别名冰壶琴主,是近代一位有着广泛影响的工笔画家。

  画卷后,附有余霖手录的朱彝尊《百字令·索曹次岳画竹垞图》词,及高士奇、尤侗、顾湄、郭征、叶舒潞、沈岸登、李良年、徐釚、戴锜、叶舒颖、缪咏等十一人的和词。

  潘振镛临摹的《竹垞图》

  下面摘录几首和词供大家欣赏。

  竹垞何在,在长芦村曲,碧云深处。中有幽人歌独宿,常与此君同住。茅舍三间,蓬舟一叶,五柳门前树。著书满架,小园庾信堪赋。

  犹记燕市追游,瀛台儤直,春梦今非故。回首长安天际远,不觉青山日暮。留此丹青,剩予白发,抚景聊容与,他年相访,小楼重话烟雨。 ——尤侗和词

  

  禁花看后,觉软红十丈,涴衣如墨。放棹江关烟月渺,归向梅花溪侧。竹簟邀凉,茅檐趁曝,故事真堪忆。文章欧九,后身应是朱十。

  况此箨粉侵堤,萍香扑幔,旧属芙蓉国。最好荷衣缝露叶,紫绶青緺收拾。小阁茶烟,长芦醧舫,尽有忘机客。酒杯才放,草堂书散千帙。 ——郭征和词

  

  潞亭旅思,爱小园入画,子山之宅。二十一番春事改,追话软红游历。史局谁长,酒仙臣是,晚遂归田策。白头题句,这回真个头白。

  记否洗研莲南,擘笺梅底,更谱琴梧隙。问旧心惊云散后,剩我比邻双屐。就竹寻君,展图看竹,疏翠沾衣帻。茗香销夏,不须惆怅陈迹。 ——李良年和词

  

  春明梦断,小长芦重整,数间茅屋。晴日疏窗烟缕散,浅露一丛寒玉。扑鹿沙鸥,惺忪岸柳,暗水当门绿。曝书亭子,共谁销夏同曝。

  恰喜短棹频过,深杯恣把,不远江乡曲。细按薲洲渔笛谱,醉擘蛮笺十幅。衮衮诸公,万人海里,只是相争逐。输君高卧,垞南垞北皆竹。 ——徐釚和词

  

  日趖砖影,被秋风吹动,抽簪归老。紫陌铜街游已倦,争似梅花溪好。嫩竹千竿,方池半亩,绿遍王孙草。清阴如旧,麾去软红多少。

  分付径翦蓬蒿,墙芟薜荔,放与银蟾照。况有图书三万轴,蠹字干鱼齐扫。双调弹筝,几回顾曲酒,榼宜频倒。小梯横阁,六峰点点林杪。 ——戴锜和词

  

  余霖自己也在篇尾作了后记:“‘海日楼’主人(注:即沈曾植)藏潘雅声所摹《竹垞图》属录原有题词,惜原图只匆匆一见已忘。其题款次序仅得从书本过录而已,梅里余霖记。”并钤“了翁”朱文。

  潘振镛摹的这幅《竹垞图》画卷,原存放在王店曝书亭为利于保存,后来将此画与朱彝尊的一方砚台和一幅书法,一起送交嘉兴图书馆收藏。

  在2001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有一件尺寸为171×35厘米的《潘雅声临曹秋厓竹垞图》卷,估价港币4~6万元。据《拍品信息》得知,此画作于中华民国七年(1918)四月,文物鉴赏家清道人(近代教育家李瑞清晚号)题引首,书画鉴定家徐邦达题跋。原卷款识:“《竹垞图》写为锡鬯先生教,弟曹岳。”款识:“戊午夏四月,雅声潘振镛摹。时年六十有七。”钤印:潘振镛印、亚笙。卷后还录有阮元《百字令·观曹秋厓竹垞图》词,词句和《竹垞小志》所录的略有异同,而潘振镛摹画和嘉兴博物馆藏画基本一致。不知是潘振镛曾摹了两幅还是网上这幅是伪作,笔者不得而知。

  2004年,“古韵锋会”篆刻书法展在嘉兴蒲华美术馆开展,共展出了以朱彝尊《百字令》一词为创作题材的篆刻、书法作品44件,同时还展出了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何加林根据朱彝尊词意重摹的新版《竹垞图》卷。据介绍,这是历史上对该作品的第八次临摹,由此看来,《竹垞图》的确是源远流长。

标签: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