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曝书亭  >  悦读
《回访历史》
2018年11月2日 10:03 来源:豆瓣网

  内容简介 · · · · · ·

  回到20世纪末的剧变现场,亲眼见证历史的发生

  东欧版《二手时间》,讲述普通人的信仰、希望、忐忑与矛盾

  【编辑推荐】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31)——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探访诞生中的新东欧,如何在旧秩序的废墟上重建新的精神秩序与民族认同。

  ★《回访历史》站在时代的拐点,呈现转型的多个层面,不只有突然松绑的自由,也有前路未知的无措。带着尚未清算的历史迎接新生,展现了剧变下东欧的复杂性。

  ★《回访历史》采访了东欧知名作家、导演、前政党要员,也述说了威权时代的审查员和告密者的故事。直面人性的坚韧与摇摆,讲述宏大历史下的个人选择。

  ★《出版人周刊》《科克斯评论》《独立报》《卫报》等媒体齐声推荐。

  【内容简介】

  1989年前后,东欧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改变。人们曾经深恶痛绝,同时自己的生活又深植于其中的世界观解体,长期承袭的生活方式被迫重置。《回访历史》是伊娃?霍夫曼在东欧游历的记录。她在1989年返回故乡,见证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以及正在分裂为两个国家的捷克斯洛伐克,如何“创造他们的历史”。借由与当地各阶层民众的谈话,以及对所见所感的忠实记录,本书呈现了当时东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转变。

  在霍夫曼游历的国家里,改变几乎是大家共同的渴望,而除了罗马尼亚外,改变都是在全面非暴力且几乎没有遭遇统治力量丝毫反抗的情况下完成的。随着历史改变的推演,这是最佳状况的剧本,是披着柔软光滑外衣的革命。然而发生在那里的更深层的转化,其实是更戏剧化,也经常是没有方向的。人们一方面欣喜地拥抱自由,同时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心怀忐忑,对价值多样化的转向谨慎怀疑。本书追本溯源又谨慎地探究这一切改变,将历史背景融入个人的文化观察,让读者由此窥探东欧各国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

  作者简介 · · · · · ·

  伊娃·霍夫曼(Eva Hoffman),美籍波兰犹太裔作家。与双亲逃过纳粹大屠杀后移民加拿大,后于美国求学。曾于哥伦比亚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塔夫茨大学等校任教,并曾任《纽约时报》编辑、《纽约时报》书评版主编。著有《翻译之惑:新语言下的生活》(Lost in Translations: Life in a New Language)和《了解之后:记忆、历史与纳粹大屠杀的遗产》(After Such Knowledge: Memory, History, and the Legacy of the Holocaust)。

  译者简介

  胡洲贤,台湾成功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毕业,曾赴美国进修翻译。除用本名翻译外,也用笔名齐萱写作。著作有《一样的月光》《言欢记》,译作有《到英国的理由》《老巴塔哥尼亚快车》《金色船队》《撒哈拉》《帝国:俄罗斯五十年》等。

标签: 责任编辑:谢冬妹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