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王江泾三大展馆串联历史记忆让小城镇更具独特魅力
2018年8月27日 09:53 来源:嘉兴日报 撰稿 孙逊 钱丽莉 陈宏伟

  王江泾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从古至今,王江泾人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多姿的水乡文化。如何让小城镇彰显独特魅力?王江泾镇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特别注重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融合统一,把人文、产业、生态等贯穿于全过程,整体提升小城镇文化品位,让小城镇的地方独特性充分凸显。

  特别是近年来,王江泾镇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着力构建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框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创新机制、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文化繁荣格局。眼下,王江泾镇新建了城市客厅、王江泾大捷史料陈列馆、非遗展示馆,串联起特色历史文化长廊,让有记忆、有韵味、有品质的水乡田园小城市更加鲜活生动。

  

  城市客厅“闪亮登场”

  近日,位于王江泾镇苏嘉铁路遗址公园北侧的城市客厅的主体展示区已经全部调试到位,向参观者全方位、立体式、情境式展现王江泾的古往今来。

  记者看到,城市客厅与市文保点长虹村碉堡群有机组成,主体构造呈一个“L”形,外墙全部采用仿古的青石砖,整个展厅有近1000平方米,以时间轴为序,分序厅、历史区、规划区、产业区和未来区五部分,并引入了多种科技元素。

  走进展厅,首先引入眼帘的是序厅天花板上层叠的流线型光纤灯群,它映照着鱼米水乡的涟漪绵延,正如柔美的王江泾水乡。移步进入历史区,“历史长廊”中各种历史名胜的名称错落悬挂,对应的模型也一一展示在参观者面前。

  迈上几节阶梯,进入到规划区,一副大型的王江泾全景实体沙盘令人震撼,而它背后的大型显示屏则述说着王江泾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的未来的发展蓝图。在产业区,着重展示了王江泾三大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并且引入了互动飞屏模式。在未来区,双层幕影院向参观者勾勒出了未来王江泾幸福的模样——梦里水乡,心灵湿地,一个绿色生态、湿地魅力、休闲养生、智慧创新的宜业宜居的江南小镇。

  漫步城市客厅,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经历了一场与艺术、人文、科技的巅峰之旅,让人流连忘返、意犹未尽。

  

  王江泾大捷史料陈列馆

  带你重回历史现场

  “明之海疆废驰,自嘉靖年间起,倭寇不断侵扰我东南沿海,烧杀掳掠,生灵涂炭,危机迭起。王江泾大捷是明嘉靖东南沿海倭患以来,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丰碑……”浙北门户、水乡泽国、人文古镇的王江泾从来不缺历史闪光点。

  为了留住历史记忆,王江泾镇在长虹公园内修建了王江泾大捷史料陈列馆,一层的仿古砖木结构建筑,古朴简洁,透着一份历史的厚重感,静静地伫立在长虹桥旁,讲述这场中国沿海军民抵抗倭寇的伟大胜利。

  走进陈列馆,只见五开间正中间木罩壁上方悬挂着“正气堂”匾额,左右挂着“平倭泾静暮鸦啼战功第一丰碑立”的对联,中间则绘制了秋茂桥王江泾大捷战役场景,让参观者了解到这场战役歼灭了倭寇的有生力量,有力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

  四周墙面上则按照时间顺序,加以史料文集,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沿海军民抵抗倭寇的整个历史过程,人们可以通过观瞻馆内搜集充实的古籍、兵器、图版等珍贵史料真实还原历史现场,记住胡宗宪、俞大猷、卢镗等一个个抗击倭寇、彰显爱国主义壮烈情怀的民族英雄,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非遗展馆

  保留原汁原味民间文化

  千百年来,王江泾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王江泾镇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收集线索3000多条,整理出343个非遗项目,这些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蕴含民间特有的精神价值、创造力和文化意识。

  为了展现这几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留原汁原味的民间特色文化,王江泾镇在文化站边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把其中特有的精神价值、创造力和文化意识通过这个展览呈现给广大观众,让后人得到教育和激励。

  在馆内,记者看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网船会、嘉兴灶头画独具文化魅力;糖糕板雕刻技艺,公泰和栗酥制作工艺精湛,沈氏喉科散中医诊疗影响深远;打莲湘、挑花篮、扎肉提香、舞龙、舞狮、打腰鼓等民间艺术活动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这些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王江泾镇的宝贵财富。”该镇文化站站长陈宏伟说,“我们将进一步挖掘非遗、运河、渔俗、民俗等人文内涵,打造具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并把它们一代一代传授下去,在留住乡愁的同时更好地发展和创造新文化。”

标签:王江泾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