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低散弱” 迈向“高精尖”
全域性“自我革命”开启王江泾高质量发展路
北荷村50户“低散弱”工业企业(作坊)全部完成腾退拆违签约,全镇近300户违建面积300平方米以上“低散弱”工业企业(作坊)签订淘汰协议……最近,秀洲区王江泾镇“低散弱”工业企业(作坊)全域整治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中。
“实施‘低散弱’工业企业(作坊)全域整治,就是要破除无效和低效供给,把有限的土地、能耗等要素向高质量的产业和高效率的企业集聚,实现整体上的发展效率提升和发展动能增强。”秀洲区委常委、王江泾镇党委书记鉏新良掷地有声地说。全力向“低散弱”出击,倒逼着王江泾的“破”;多方朝“高精尖”迈进,推动着王江泾的“立”。
打好“破立并举、引育并重”系列组合拳,全力推动发展动能转换、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这座自南宋以来便有着“丝绸之府”美誉的千年古镇,正以一场全域性“自我革命”开启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铁腕重拳,向“低散弱”出击
“4月11日全镇动员大会召开后,作为全域整治试点,我们村迅速行动,制定了两步走签约方案,第一批签约主要针对涉及违建面积300平方米以上农户和有违建的党员干部。”王江泾镇北荷村党支部书记唐水根介绍说。仅仅一周的时间,在村党员干部带头下,全村50户“低散弱”工业企业(作坊)全部完成签约。
家庭工业,是王江泾的特色。千百年来,以它为依托,王江泾人在这片土地上实现了物质的富裕,更创造了特有的文化。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一曾经在推动经济发展、解决农民就业、创造百姓财富上发挥重要作用的载体,却越来越暴露出它的不足:产业层次不高、工艺装备落后、环境污染较重、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日益凸显。
“可以说,‘低散弱’工业企业(作坊)已成为影响王江泾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道坎。”王江泾镇副镇长蒋建平表示。在他看来,实施“低散弱”工业企业(作坊)全域整治,是处于转型突围攻坚关口期的王江泾镇在清晰认知当前发展问题后实施的又一重大举措。
整治,在王江泾并不是一道新命题。全域性整治,更是早已拉开大幕。2016年,王江泾镇全面启动小锅炉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推进拖浆行业小锅炉整治,集中精力淘汰燃煤锅炉140台,彻底根除了黑烟排放和安全隐患,有效改善了区域大气环境质量。2017年,王江泾镇全面开展散户喷水织机整治腾退行动,通过提前规划、全面动员、精准发力、部门联动、政策倒逼、强化考核等举措,加快产业转型提升,提升块状经济质量。全镇范围内1370户、20502台散户喷水织机全部完成签约淘汰。散户喷水织机自此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尽管通过近些年的整治提升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长期发展积累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低端落后工业企业(作坊)数量还较多,对全镇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蒋建平表示。根据前期摸底调查发现,王江泾现仍有500多家作坊,其中散落在自然村落的有450家,总占地面积约200亩,2017年纳税仅300多万元,亩均税收1.5万元,且大部分为无证经营,既不依法纳税,也难以实现有效监管。
破立并举,朝“高精尖”迈进
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全域性、系统性整治!这是王江泾镇作出的坚定选择。专门制定的实施方案,更明确了整治路线图和时间表——
以治散乱、治违法、治隐患,减能耗、减排放、减无效低效供给,提升规范发展水平、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安全发展水平的“三治三减三提升”为目标,今年计划完成区下达任务300家,力争400家,腾退面积250亩,力争300亩,二次开发利用50亩。
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王江泾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6个专项小组,以“四无”、低效、不符合产业政策导向、有环境等违法行为的工业企业(作坊)为对象,推动散落在自然村落内的“低散弱”工业企业(作坊)整治“清零”,并逐步启动村级工业区“三无”、低效企业整治淘汰,开展镇工业园区内低效工业企业的整治腾退和二次开发。
“推进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低散弱’工业企业(作坊)用能高、产出少、效率低,用能总量与产出绩效比例严重失调,低效甚至无效地占用消耗了大量资源要素。”鉏新良介绍说。根据前期摸底调查获知,王江泾镇90%以上的“低散弱”工业企业(作坊)都存在着违建。这些占用农田的违建,就像一张大网束缚了王江泾镇发展壮大的手脚。“只有结合淘汰、拆违、改建等系统性措施整治好它们,才能把土地、能耗、排放等指标腾出来,王江泾才有高质量发展空间。”鉏新良表示。
同样的土地,带来的产出差异有多大?王江泾镇正在进行厂房改造的原康麦隆电器厂区将带来生动展示。据了解,改造成功后,该区域将用于扩建汽车零部件弹性系统及智能家居弹性系统项目,新项目预计可实现年亩均销售450万元、年亩均税收38万元,分别是原项目的70倍和88倍多。
破立并举、引育并重,王江泾镇打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系列组合拳。一手抓传统纺织企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智能家居产业培育发展,该镇交出了今年一季度成绩单: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8.7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133家纺织业企业产值21.9亿元,同比增长6.3%;19家智能家居制造业企业产值12.2亿元,同比增长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