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常委会持续关注《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贯彻执行情况
图片由秀洲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提供
近日,基层医养结合护理院落户秀洲区王店人民医院,在这幢3层楼的护理中心内,已经入住了40多名85岁以上的老人。88岁的姚云奎和84岁的沈贻生是一对老夫妻,从10月5日开始,他们住到了这里,享受着就在身边的专业医疗服务。“进来以后觉得很开心,家人也放心。在这里住得舒服、吃得好,医生照顾得也很周到。”姚云奎说。
记者了解到,王店人民医院的这家医养结合护理中心,是一家基层医养结合护理院,10月3日试运行,拥有床位102张,已经有近百张床位接受了当地老人的预约。截至目前,实际入住的老人有40多名,年龄最大的93岁。老人们入住后,将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医疗康复和专业团队的陪护服务。医院也会根据每个老人的病历,建立“一人一档”,提供私人定制服务。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群众迫切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它关系到社会的文明进步,关系到老年人能否安享晚年。截至2016年底,我区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数已达83720人,占户籍总人口数的24.5%,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近年来我区贯彻执行《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情况,根据今年常委会监督计划的安排,10月,内务司法工委在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领下,围绕我区贯彻《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调研。调研中听取了区民政局、区卫计局及有关镇(街道)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部分养老机构,也听取了基层部分人大代表和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
全区养老服务事业取得明显成效
自2015年3月1日浙江省颁布《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以来,区政府高度重视,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业条例》,积极采取切实有效举措,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全区养老服务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近年来,区政府将养老服务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整体布局,2016年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工程”纳入区政府年度民生工程,2017年又将“医养结合工程”列入年度政府八大民生工程之一。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全区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全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积极引导和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努力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全区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较为完备的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机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目前,秀洲拥有养老机构8家,其中敬老院6家,政府托底安置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老人共313人,集中供养率达百分之百。秀洲区投入460万元对6家敬老院统一进行房屋、消防安全、阳光厨房和卫生设施等的改造提升,全面规范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引导和创建民办民营养老机构。2014年引进民办养老机构1家,床位140张;2015年引进公建民营养老机构1家,床位120张。
居家养老服务功能不断拓展。目前全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已覆盖144个村和社区,通过精心规划、合理布点,实现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覆盖。全区具有一定规模的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有108家,其中5A级的有58家,4A级的有32家,3A级的有18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日托、保健及娱乐活动等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
有效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秀洲区积极探索“医养结合”运营机制,努力推动形成养中有医、医中有养、医养融合局面。目前全区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周边医疗机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建立了对口合作机制。2016年秀洲区将民办养老机构(恩慈秀湖养老护理院)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较好地破解了养老机构内老人看病就医问题。2013年起,秀洲区着手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的新探索新实践,新安国际医院率先开辟了医养结合型病区,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医疗和养老服务。2015年,王店镇人民医院利用原有医疗条件增设医养结合病区,这种新型的医养结合模式目前正由点到面,在全区其他镇(街道)的医疗卫生机构中加以推广。
直面“短板”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虽然全区养老服务工作取得较大成绩,但在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上,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区人大常委会认为,面对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养老服务促进条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发展养老服务业上,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保障和服务民生,积极调动社会力量,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针对全区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区人大常委会建议,要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推动合理化布局。养老机构的建设上要科学谋划、合理布局;要兼顾人口分布、交通条件和地域分布等因素,考虑全区老年人的实际养老需求,建造不同规模、不同档次、不同性质的养老机构;要统筹调配居家养老服务用房,考虑为老年人服务的便利性和服务半径等因素;要依照《条例》规定,新建住宅小区应当严格按照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和省规定的社会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标准,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的老旧住宅小区应当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解决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问题。
区人大常委会认为,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发挥民间资本在养老机构建设中的作用,降低创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发挥市场在社会养老服务中的作用。
同时,要加快全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收集管理、便民服务、紧急救助、远程监控等一体化的助老服务动态管理网络系统,打造“智慧养老”,提高养老服务智能化技术手段,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着力推进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进一步增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提升服务品质,拓展服务项目,让行动困难的老年人能够居家养老,将医疗、养老、康复等一体化服务延伸到家庭。进一步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两大平台优势,打造社区老年医疗保健体系。加快有条件的医院和基层医疗服务中心积极探索服务转型,拓展新的服务空间,努力向老年病医学与养老护理相结合的方向发展。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在土地供应、资金投入、税费减免、财政补助等方面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