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全域统筹 交通“嘉兴经验”走向全国
2017年10月23日 09:12 来源: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吴晓宇

对外交通的高速化,对内交通的快速化

  城乡一体化发展,嘉兴“十年磨一剑”。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曾专程到嘉兴调研,对嘉兴的城乡一体化有着殷殷的期盼。

  2004年,嘉兴在全省率先制定《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6个专题规划,在嘉兴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规划出城乡空间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城乡社会发展、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六位一体”发展之路。

  基础设施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交通建设作为重点和切入点,经过10多年的发展,基本实现“对外交通的高速化,对内交通的快速化”。

  当下的嘉兴交通,正围绕省委省政府“四大交通走廊”、市委“四网一路一空港”的战略布局以及“1210交通强省行动”,深化认识、拉高标杆,扬长板、补短板,全面推进综合交通“8411”发展战略,为加快把嘉兴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化品质的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铭记

  改革与红利

  从嘉兴火车站出发,到南湖区凤桥镇的汽车站,这条城乡公交线路,司机沈水根跑了21年。在这不短的时日里,这条城乡公交线路几易其名,叫过101、211等,载过的乘客不计其数。2016年12月1日,这条线路命名为“游1”路,成为嘉兴市区首条旅游公交专线。

  但令沈水根最铭记于心的,是这条城乡公交线还叫101路时,他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乘客”。

  “那天是2004年3月23日,时间在下午2点左右,习书记从公交车的前门上来,跟我们道了声辛苦。”回忆起往事,沈水根十分激动,他告诉记者,事先他并不知道这位“特殊的乘客”的身份,“习书记从嘉兴火车站上车,到凤桥三星村公交站下车,离开时,他走过来跟我握手。”

  沈水根回忆道,习近平这位“特殊的乘客”下车后,现场考察了101路三星村站点公交线路牌。当乘客反映余新镇与乍嘉苏高速公路接口处人来车往,希望安装交通红绿灯时,习近平当即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方便群众。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乘坐嘉兴的城乡公交,为的是亲身感受嘉兴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带来的变化。

  2004年的嘉兴,在全省率先制定《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城乡空间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城乡社会发展、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做了6个专题规划,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摆上突出位置。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中,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是重点。作为城乡一体化改革历史的见证者,沈水根亲眼看到,从嘉兴火车站至凤桥镇的道路变得越来越宽敞、平坦、整洁、美丽;一路上交通红绿灯的数量也从个位数变成现在的30多个;车票的价格也如城市公交一样,投币2元、刷卡1元……

  “我原先是自己买车经营,2009年嘉兴市进行城乡公交运营体制改革,我交了‘车钥匙’,变成国鸿公司的公交驾驶员。不用自己做生意时赶着开车,现在的乘客坐公交车更有安全感。”沈水根说。

  点赞

  民生领域改革惠及百姓

  施海玮(嘉兴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嘉兴坚持公交优先发展,让公交线路越来越合理,公交专用道的不断增加,让车辆准点率不断提升,使选择公交出行的市民不断增加。而且公共自行车的发展,实现了与城市公交的对接,较好地解决了交通最后一公里。目前,各个城镇也基本建设了公共自行车网点,构成了交通小循环,为解决城乡交通治堵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朱富祥(嘉兴市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嘉兴交通领域发生的变化,是我们近年来感受颇深的,像公交、高铁等,为我们出行带来方便。而医疗方面的改变也在发生,作为一个临床医生,我最大的感受,首先是全民医保的普及,让老百姓有了病不会有治疗费用上的后顾之忧,因病致贫的案例越来越少。其次是新医改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比如说药品零差率、智慧医疗、双下沉两提升、医联体、分级诊疗、社区责任医生签约服务等,不仅让医疗资源有了更合理的分配,也让老百姓进一步感受到了更方便、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而健康中国的总规划,不仅惠及每一个人,也让我们医疗工作者信心倍增。

  

  陆志刚(嘉兴市实验小学副校长):现在我们出行越来越方便,这是现代交通带给我们的便利。近年来改革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在教育领域,让教育均衡化发展非常有成效,城市与农村教育在教育装备、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差距变得很小,有些乡镇学校的设施设备甚至优于城市学校。通过课改,我们现在更多地关注孩子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王保国(嘉兴市社会保障事务局副局长):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推进城市治堵等,让城市大交通朝好的方向发展,让百姓出行更加便捷。在公共事务服务领域,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尽量让百姓在家门口办事,这也是有利于百姓的好事。

  统筹城乡发展我市交通走出“嘉兴经验”

  在我市交通领域,始终坚持区域统筹建设规划。2008年实现村村通公交;2012年实现城市公交、城乡公交票价一体化;2015年,市本级所有乡镇实现夜班公交全覆盖;2016年,完成公交IC卡系统升级改造,成为同时接入交通运输部、住建部“双密钥”的12个城市之一,与包括上海在内的107个城市实现互联互通。

  现在的嘉兴交通,正在走向海河联运、公铁水空等多式联运体系,全面推进综合交通“8411”发展战略,即实施800亿综合交通建设投资,建设完善公路、海河联运、铁路、市域轨道“四张网”,建成一个航空港(嘉兴军民合用机场),把嘉兴建设成为一个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打造公交服务均等化镇村公交走向标准化

  对嘉兴百姓来讲,出门坐公交绝对不是难事。因为嘉兴所有的建制村全部建有公交始发站,通客车率100%。嘉兴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

  家住秀洲区王江泾镇华联村的张垚琴就是一名“公交达人”。2014年大学毕业后,她在嘉兴市区找到工作,之后每天上下班乘坐城乡公交车往返成了她雷打不动的行程。虽然25公里左右的路程要花费一个多小时,并且要换3路公交,但是她觉得这样的出行方式还是很方便。

  自2003年以来,嘉兴在全省率先改革城乡客运管理模式,这一举措打破了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在此后10多年里的一系列改革,朝着打造公交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构建起了真正意义上完全融合的城乡公交体系。城乡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客运公交网络已经实现市域全覆盖。

  秀洲区王江泾镇公交枢纽站,一共有5路通往村和集镇的城乡公交车,基本上涵盖了王江泾镇的所有村和集镇。去过这个镇的公交枢纽站,大家都会被惊艳到。一排整洁的黄色公交车有着统一的镇村公交标识,走进车内,公交站点示意图、乘车安全提示等都有统一的位置和模式。不仅硬件有标准,驾驶员的安全操作和服务,都有严格规定和标准。

  候车室里,同样处处可见镇村公交的标识,墙上各条公交线路的信息牌也统一规格,上面还有二维码,乘客可以扫码,了解公交班次信息。

  “王江泾镇公交枢纽站是我市镇村公交服务标准化的国家试点。目前,我市的镇村公交服务标准化已顺利通过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中期评估,年底我市还将迎来国家相关部门的最终评审。”市运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正在全面推进镇村公交标准化,目标是打造全域公交,“将来嘉兴会有更多这样的站点,让更多的嘉兴人更好地享受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便捷实惠。”

  全面推进综合交通“8411”发展战略建立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翻开嘉兴近年来的交通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嘉兴到杭州、上海以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时间纪录不断被刷新。

  2013年7月,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多塔斜拉桥——嘉绍大桥建成通车,为杭州都市圈再增加一条交通大动脉,拉近了嘉兴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距离。

  2014年4月,钱江通道及接线工程正式开通运营,嘉兴海宁到杭州萧山只需5分钟,大大缩短了杭州湾两岸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推进了杭州都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而在不久的将来,杭州的地铁将通往嘉兴的海宁、桐乡两地,使嘉杭两地真正实现无缝对接。

  在过去的五年,“三纵三横三连”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153060”空间规划的目标已经完成,实现各城镇15分钟上高速、各中心城区间30分钟直达、与周边主要城市之间60分钟互通。

  “对外交通的高速化,对内交通的快速化”,这个目标基本已经实现。

  而古老的运输方式——水运正在重新焕发活力。2012年,浙江重拾“水运复兴”计划,嘉兴,站在了浙江“水运复兴”的前沿。作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北翼”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独有的“前海后河”区位优势使嘉兴成为全国少有的最具发展“海河联运”潜力的地区之一。

  今年10月11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国务院批准同意了《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7年修订),对机场、海港、接轨上海的城际轨道、沪乍杭铁路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进行了详细谋划,包括市内的快速路、BRT等。

  新时代提出新目标,嘉兴交通正在全面推进综合交通“8411”发展战略,为加快把嘉兴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化品质的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标签:交通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