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科学谋划 科研引领 专业指导 打造具有秀洲特色的区域课程改革品牌
2017年4月14日 08:57 来源:嘉兴日报 撰稿 李建华 彭雪华 沈 洁

秀洲实验小学:我是小警察课程(吴志强摄)

  建设中心小学:拓展型课程选课(张美钿摄)

  □图片由秀洲区教文体局提供

  4月6日,在由区教文体局主办的第三期“秀洲教育讲坛”上,秀洲实验小学校长杨耿东结合前期赴加拿大学校学习考察的感悟,向全区中小学校长们展示了该校全面而系统的学校“秀”课程体系。与会人员就“课程”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思索和探讨。

  2015年9月,《秀洲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全面启动新一轮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一年半以来,区教育部门和各学校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着力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打造具有秀洲特色的区域课程改革品牌,为推进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创建、实现秀洲美好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梅里小学:“三模”课程(夏雯摄)

  科学谋划架构学校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细胞,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此次深化课改的主要着眼点就在于课程建设。秀洲区各校根据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政策、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在全面分析学校发展历史、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立足学生发展需求和优化学校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规划学校的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探索建立起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

  秀洲现代实验学校构建起以培养学生良好品行、良好学习习惯和兴趣特长的“三导”学校课程体系,即导行类课程,注重导品行,旨在学生德育品性的培养;导学类课程,注重学法指导,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趣类课程,注重指导兴趣爱好,旨在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与专长。

  梅里小学结合王店镇的“梅文化”特色积极探索,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小梅花”拓展性课程体系,重点开发实施“贤德”“贤能”“慧学”“慧赏”“慧动”五大课程,充分体现了地域和学校特色,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上外秀洲外国语学校紧紧围绕“外国语”这一主题特色构建课程,开辟小小班外语教学模式,以外语教材1+1教学系统化研究、双外语课程试点班教学、外语活动周等为教学特色,为学生搭建全方位、多角度的外语素养提升平台,“走向世界”系列讲座和外事礼仪课程等为学生们打开了知晓国际规则、了解国外文化的世界之窗。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构建了“德、能、知、行”四大“生态化”的课程体系;王店镇建设中心小学构建了“真”课程体系;王江泾镇中心小学设计了符合儿童天性的“童趣校园”“童玩课程”“童心课堂”和“童真人生”……这一个个内容全面、结构清晰、各具特色的学校课程规划为有序有效推进深化课改奠定了良好基础。

  科研引领推进学校课程建设

  秀洲区坚持理念先行、科研引领策略,区域整体稳步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在强化理论学习的同时,还通过举办校长主题论坛、组织各校校长赴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参加高层研修等多种方式切实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2016年3月,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四课’协同”助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作为秀洲区的区域性主导课题正式启动。该课题以区域性课程改革项目“学为中心、研在课堂”为引领,从区教文体局、区研训中心和中小学校三个层面,扎实推进“四课”项目的实施,使学校的基础性课程,特别是拓展性课程落实到课堂、见诸于课表、拿得出课程、提升为课题,初步探索适应全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管理模式。

  课题组先后在梅里小学、油车港镇中学、磻溪教育集团洛东小学举办了3次现场推进会,通过课堂展示、现场观摩、经验介绍、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成果,让每位与会者走入课程现场,亲身体验参与,感受活动的乐趣与价值,为全区各学校课程建设提供样板。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区各学校课程建设均取得明显成效。

  专业支持提升学校课程品质

  学校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过程。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需要切实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开设能力,也需要专家的引领和专业的支持。区教育研训中心作为区域教育业务部门,承担着研究、实践、指导和引领的职责。

  打铁先得自身硬。在深化课改的背景下,区教育研训中心组织研训员认真研读上级相关文件,吃透精神内涵,结合学科实际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2016年3月,精心策划了教研员“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建设”主题沙龙,让所有教研员以沙龙的形式,“秀”出各自的观点,为推进全区学校拓展型课程开发与建设献计献策。

  与此同时,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还深入实施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专题项目研究,研究义教课改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学校课程规划、拓展性课程建设、课程整合实施、常规执行情况等专题调研,并针对问题实施有效指导。2017年3月17日,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组织教研员对新塍镇中学实施分层分类走班教学开展专题调研。该校开展的唐诗诵读、英美文化、英语写作、绿植养护、七彩生活、新塍美食等数十门拓展性课程采用分类选课走班的方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和能力,提升学生在校的幸福指数。

  在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的统筹和指导下,目前全区100%的学校有课改方案、形成学校课程框架,多数学校能从课程背景、育人目标出发开展顶层设计,形成了办学目标有特质、课程结构有逻辑的课程规划。100%的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100%的学生通过“走班选课”拥有了自己喜爱的拓展性课程。模拟联合国、农民画大魔方、机器人总动员、小陶子实践园、追“足”梦想、薪火陶艺等一大批由各校教师开发和实施的拓展性课程琳琅满目,深受学生喜爱。此外,还涌现了交通小警察、智能机器人、小溪烘焙社等精品课程。

标签:课程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