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嘉兴国际商务区全力打造国际化品质新城
2017年3月22日 09:22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朱 卉

  本报讯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50多个,完成投资194亿元;引进产业项目40余个,总投资达500多亿元;由拳路、长水路、商务大道相继贯通,“五横五纵”道路框架已经拉开……2010年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嘉兴国际商务区以来,这片区域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的开发建设态势。7年时间,从阡陌纵横变身产业新城,40平方公里的国际商务区已经成为市本级最炙手可热的区域。

  在前期大开发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精雕细琢,提升品位,在市本级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对照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具有国际化品质的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的总体要求,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国际商务区的发展定位和发展路径作了进一步明确。我们将以全新的规划、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思路、全新的举措,推进国际商务区实现全新的跨越式发展。”市委常委,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党工委书记陈利众说。

  

  7年开发

  取得阶段性成果

  “这条槜李路建成后,将一线串起机场新城、马家浜健康食品小镇、姚家荡片区、国际商务区、基金小镇和科技城这6个发展大平台,未来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不会亚于中环南路。”站在槜李路建设现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陈骏自豪地告诉记者。

  其实,槜李路只是国际商务区近年来大开发、大建设,改变城市面貌的一个缩影。

  自2010年市委、市政府依托沪杭高铁规划建设国际商务区,并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以来,这片区域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产业发展,都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一组数据,直言变化:7年来,安排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项目150多个,完成投资194亿元;累计建设道路42条、铁路下穿通道7个、桥梁70座,总里程58公里;累计下征土地2.6万多亩,完成征迁农户2880多户,安排安置房建设项目5个,总建筑面积约168万平方米……

  一条条新道路、一幢幢新高楼都在快速地“生长”,更令人欣喜的是,良好的区位和环境优势再加上经开区干部员工紧抓招大引强的主观努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让区域发展有了产业之基。目前,国际商务区已累计完成合同外资8.0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67亿美元,实到市外内资约93亿元人民币。先后引进了产业类项目40余个,其中重大项目20余个,包括阿里巴巴菜鸟网络、北大青鸟嘉兴时尚产业园、富通区域总部等,总投资超过500亿元。目前,产业项目中有17个项目正在建设,16个项目已经竣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195亿元。

  “无论是经济实力、功能配套,还是城市形象、环境改善,7年来国际商务区都有了很大提升,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有力促进了中心城市能级的提升。7年的积累也为下一步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陈利众告诉记者。

  

  凸显国际化和现代化

  实现跨越式发展

  发展进入新阶段,就要求有新的思路、定位和举措。

  到底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际商务区?面对这一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都关注的重大问题,面对这一摆在面前必须认真回答的考题,国际商务区的决策者认真调研、精心谋划,做出了全面部署。在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日前,该区下发了《加快嘉兴国际商务区开发进程的实施意见》,并召开了加快推进国际商务区建设的动员部署会,明确了下一步发展的思路和路径。

  “我们将紧紧围绕招商选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化内涵品质的新城。”陈利众表示。

  未来,国际商务区将更加强调产业立区的发展思路,以高端产业集聚为依托,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在产业导向上,未来国际商务区将着力引进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及城市高端生活配套服务业,重点引进金融服务、科研技术服务、信息与软件技术服务、中介咨询、文化创意、时尚等产业,鼓励引进互联网金融、商务服务、健康养生、运动休闲、教育培训等产业。

  在招商过程中,国际商务区将更加强调把接轨上海放在首位,依托国际金融广场、鸟巢创意小镇两大重要平台,围绕“高、大、上”主导产业开展定向招商。“在坚持小分队、多批次招商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与国际知名机构的合作,提升招商成效。同时,今年也将选派2到3名干部到上海市政府服务业管理部门挂职,进一步加强联系,及时掌握相关产业外迁信息。”区服务业招商局局长邵伯飞告诉记者,2017年国际商务区将力争再引进5到10个优质现代服务业项目。

  国际化的品质内涵体现在项目上,更要体现在城市环境和配套设施上。一直以来,国际商务区都十分注重规划引领,今后国际商务区将更加注重规划的前瞻性、特色性和权威性,真正把个体靓丽、群体美观、整体和谐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

标签:商务区 责任编辑: 周奇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