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人物秀 > 人文轶事
父子绣衣第
2017年1月13日 09:14 来源: 嘉兴日报 王金生

  ※历史吧

  父子绣衣第位于王江泾镇市河西端的陶家浜,明大理寺丞陶谟所居,门前石兽相传为戚继光所赠。陶谟为陶俨长子,父子均由县令擢御史,里中推为德门,赠“父子绣衣第”额。

  说起这对父子,还真不简单。

  陶俨,字时庄,号敬斋,陶菊隐第十二代传人,正德甲戌(1514)进士,授山东阳信知县。时值流贼焚劫阳信县,敬斋便“请上官以羡金偿民逋负,民赖存活”(《闻湖志稿》),调南直隶江阴。不久,又钦授南京、云南道监察御史。武宗心血来潮想要南巡,陶俨便同舒芬、林大辂等一百七十七人上书极谏,惹恼了武宗,被廷杖一百后下狱。嘉靖皇帝上台后,陶俨虽官复原职,但还是被赶出了朝廷,出任太平府知府;后又改扬州府,擢河南按察司副使,却又受奸人诽谤,退隐而归。陶俨天性孝友,不事华侈,不作虚伪,退归故里后,“杜门养望,足未尝一至公庭。郡大夫敦请乡饮,亦不赴。为文简实如其人。尝梦中得诗,有‘修德矢吾心’句”(同上)。再后来,陶俨以子谟贵进中宪大夫。

  陶谟,字宗显,号见湖。嘉靖壬辰(1532)进士,授建德县,调莆田。据《陶氏家谱》载:“盛暑郊行,吏卒进瓜果,(谟)不食,曰:‘吾性颇耐暑。’按部宿村家,村民争治供帐。召里胥曰:‘民暴霜露、处田间,乃令具帏幔,我卧能安乎?’终谟任,无追呼之患。擢四川道御史,与给事中王继宗、苏应文条上《备边十二事》。引疾归,起广西御史,巡按江西赣州。盗起,设方略擒之。迁大理左丞,时称‘小御史’。”后来,陶谟因劾仇鸾、严嵩,得罪了朝中权贵,便辞官返居故里,遵父命,广置义田瞻族。

  嘉靖年间,倭寇一把大火将王江泾镇烧毁了一大半,陶宅“和乐”、“隆庆”诸堂及旁舍悉为灰烬;倭寇被清剿后,姜恭人偕陶谟侄子(陶诺之子)陶九畴等竭尽财力将陶宅修复如初。天启初(1622),陶谟曾孙御史中丞、登莱巡抚陶朗先(字元晖)孤忠被陷,家人连坐,家籍被抄没,屋舍被客民所占。崇祯元年(1628),朝廷大赦天下,陶朗先的长子陶学瞻出狱四处奔走,为父伸冤。崇祯十五年(1642),在陶学瞻的孜孜努力之下,其父朗先一案终得昭雪平反,家产也复归,但门第就此衰微。康熙戊辰(1688),陶朗先的孙子——陶学瞻的儿子陶群(字亚庵),与兄弟一起对故宅进行了维修,但丙子(1696)年的一场飓风又将修葺一新的故宅横扫而毁。乾嘉以后,故址尚存,“绣衣额仍悬破扉,过之者徘徊不忍去”(《孟赋鱼诗话》),宅旁荒园俗称“陶家山”,里人时常前往登临吊古。咸丰兵燹,房屋荡尽;光绪以后,客民占耕,遗迹全泯。蒋之翘《闻川杂咏》:“列岫还营谷,悠然日涉间。柴桑已成往,篱下有南山。”王明福和诗:“爱此林峦秀,森然竹树间。登临应不厌,百里更无山。”

标签:人文 责任编辑: 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