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历史上,王江泾雁湖东北的澄溪之上,有一座高大巍峨的石桥,名叫“澄溪桥”(吴江旧志中也写作“登云桥”)。它横跨糟、糠两圩,为苏、浙两省的咽喉。此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十一孔大石桥,气势宏伟。然而,由于溪阔水深,桥屡修屡塌。
清雍正七年(1729)夏五月,澄溪桥完全垮塌,行人只好搭浮桥而过。因河道过于开阔,再加上水流湍急,行人过浮桥时大多匍匐蛇行。桥西侧苇渡庵的主持道浦大师见此状,对定三等徒弟说:“我老无能为,尔等若有力募建,亦不虚此一番出家。”定三听后赶忙应道:“师父放心,人贵立志,心无私念,何事不成?”道浦大师听了拈须颔首而赞。是年七月初七起,定三和尚与师兄畏三和尚一起托钵化缘,立志重建澄溪桥。
那定三和尚俗姓蔡,家中排行第二,原来居住在德清县。到了他父亲蔡天华这一代,才迁到秀水的双花浜。此后不久,蔡天华便离开人世,留下了妻子朱氏及三个尚年幼的儿子。康熙五十八年己亥(1719),朱氏病重,定三的弟弟茂卿割股以进,朱氏之病即去。定三自幼便体弱多病,不能下地种田,于是遍访名山祈求母寿。由于定三及他的兄长都没有婚娶,两人实在担心蔡家就此绝后,于是决定将家中所有资产悉归于兄弟茂卿。尔后,定三立志出家,投入苇渡庵,拜道浦大师为师,剃发为僧。
再说定三与畏三师兄弟离开苇渡庵托钵化缘半年,竟无一人愿捐资助修,急得众僧团团而转。次年正月初一起,定三再次托起了化缘钵,四处游说。半年过去了,仍是无人响应。然而,定三和尚依然没有放弃,风里来雨里去,炎日酷暑也不停息半刻。吴江陈县令、秀水王县令得知此事后交相劝谕,示意定三和尚慢慢来,积少成多,终有成功之日。奈何定三心意已决,举起菜刀狠砍数下,竟将自己左手活生生地砍去。那定三和尚原本体虚至极,手臂断去却没有倒下,引得无数人感喟不已。于是,外籍沈居士、张居士各拿出纹银百两,又撺掇另外六名同行各拿出纹银五十两,在禀明秀水王县令、知会吴江陈县令后,便择日动工了。有一个名叫李全周的居士同情定三和尚的苦行,治愈了定三和尚的断手,并一起到王江泾镇上再次进行募捐。众人早被定三和尚执著的精神所感化,纷纷解囊相助,澄溪桥终于重建成功,并由十一孔改为五孔,桥面也得以加阔。另外,又于桥西筑石堤十余丈,加固了桥基。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吴江周兆基太史撰文、定三和尚的侄孙舜宗勒石记述了这件事。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桥又稍圮。来自天台的僧人珠福重新发起了募修,风雨无阻。一年多以后,里人项国柱独自出资雇擅长游泳的人入水勘察,发现桥基并没有彻底损坏,便沿着桥的边缘修筑了数十丈的短垣。李王猷对此事进行了撰文勒石。由于风浪过大,再加上历经了咸丰十年庚申(1860)的兵燹,同治六年丁卯(1867),桥又进行了小修。
后来,为积攒修葺费用,盛泽善士钮云峰及经营绸业的各领袖——陈龑仙、张哲彬、汪菊如等,对到苇渡庵旁搭建的临时绸庄卖布的人,每匹布收取一文钱。1911年前后,澄溪桥再次坍塌。甲寅年(1914)七月,钮文乾率人开始对桥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工程未到一半,才四十出头的钮君便卧床不起。临终前,他嘱托陈龑仙等人一定要以桥工为重。陈龑仙等人含泪允诺。
说起这位钮君,远近百姓无不称颂。尽管他家并不富裕,自己又无一官半职,但其一生始终以修桥补路为重,盛泽西白龙桥、登瀛桥等,也都是因他首倡而建成。钮君去世后,陈龑仙等人自是不敢懈怠半分,躬身督工饬匠,巡视无懈。丙辰(1916)春,修复工程终于尘埃落定,共费银一万四千两多一点。
重修后的澄溪桥为三孔环桥,“造端宏大,规模壮丽”,极便车马上下。为纪念这件事,唐佩金在出版《闻川志稿》前,撰写了《重修澄溪桥碑记》,并勒石以志。蒋之翘《闻川杂咏诗》云:“溪水流潺湲,人渡溪梁上。两岸垂杨烟,寥寥采菱唱。”王明福和诗道:“澄溪水冷冷,渔梁跨溪上。何处来酒船?清讴兢和唱。”
1949年,国民党军队败退时,澄溪桥被炸断,今已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