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试运营的长沙磁浮快线(5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龙弘涛 摄
上线试运营的长沙磁浮快线驶过浏阳河(5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新华社长沙5月6日电 长沙磁浮快线6日上午载客试运营。这是我国首条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商业运营铁路,标志着中国磁浮技术实现了从研发到应用的全覆盖,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之一。
长沙磁浮快线全长18.55公里,连接长沙火车南站和长沙黄花机场,中间设(朗下加木)梨站。该工程总投资42.9亿元,于2014年5月开工建设。列车全程运行时间19分30秒,最大载客量363人,单程票价20元。
长沙磁浮快线是我国实现磁浮技术工程化、产业化的重大自主创新项目,是我国轨道交通技术的新飞跃。磁浮列车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与国防科技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磁浮研究机构联合研制,设计最高时速为100公里。
据中车株机技术人员介绍,中低速磁浮列车是利用车载电磁铁与轨道上钢轨之间的吸引实现悬浮与导向,我国攻克并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悬浮系统,整体技术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相比其他轨道交通工具,中低速磁浮铁路具有噪声低、投资省、适应强、占地少等优势,为缓解日益严重的“大城市病”提供了更加绿色、环境友好的交通解决方案。比如,其最小转弯半径只有50米,仅为地铁的二分之一,可以更好地绕开建筑物、障碍物,非常适合在市区内建筑间穿行,最大限度地避免拆迁。
从投资成本来看,“中国造”中低速磁浮列车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地铁每公里造价在5亿至8亿元,轻轨造价在每公里2亿-3亿元,而中低速磁浮线每公里造价仅为1.5亿至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