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加快推进“五水共治”清污(淤)整治工作,促进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日前,我市在海宁召开全市“五水共治”河湖清淤、水系连通工作现场会,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全市每年完成清淤1000万立方米以上,累计完成近4000公里河道清淤轮疏,全面推行污(淤)泥处置全过程管理,全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全力以赴打好河湖清污(淤)攻坚战。
“通过翻水,把原本流动性较差、自净能力较弱的水体激活了,河网水质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在海宁市许村镇运输河闸站,市人大、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全市“五水共治”成员单位以及各县(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冒雨察看了闸站“翻水”的过程,看着清澈的水流从闸站口奔涌而出的情景,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大家十分信服:过去三年,许村所在的海宁市上塘河流域投入8000余万元实施的“活水”工程,水质实现了从原先的劣五类向五类水甚至四类水的转移。
在海宁市的“母亲河”洛塘河清淤现场,两艘上百吨的绞吸式疏浚船正在有条不紊地施工,30多米宽的河面上不见一丝水花,与船体连接的巨大钢管伸向数百米远的田间,在机器的作业下,河底的淤泥悄无声息地输进了堆场。“这样的疏浚效率真是高!”大家不禁赞叹。据介绍,洛塘河清淤工程总土方60万方,疏浚河道长度36.2公里,投资3700余万元,计划2017年完工。与会成员还参观了扩大南排洛塘河改道工程和鹃湖及周边水系连通整治工程现场。
据介绍,我市水系发达、河网交错,共有13000公里河道。自从开展“五水共治”以来,我市各级政府、单位(部门)大力实施河湖清淤,对绝大多数河道进行了一次清淤整治,极大地改善了其功能和水环境质量,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湖荡、池塘尤其是航道周边支流淤积仍相当严重,淤积总量仍十分巨大,严重影响行洪排涝、农业灌溉、水质改善、输水供水,启动新一轮清淤刻不容缓。
2016年是我市“十三五”清淤的开局之年,根据部署,全市将清理完成1000万土方淤泥,包括河道909公里、5个湖荡和135个池塘,总投资达22413万元。预计到2020年,全市的清淤总量将达到5289万立方米。
在随后举行的会议上,部署了“十三五”期间全市的河湖及池塘清污(淤)的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