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管理12个草莓大棚,是不是有点累?泰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人杨志芳却说:“一点不累,还很轻松!”
昨天上午,杨志芳在基地的操作间内按下闸门的启动键,12个大棚开始自动灌溉,水、营养液通过喷滴管直接传送到了草莓根部,“高科技让干农活也越来越省力了。”
据泰丰农业营销总监吴陈平介绍,基地内的12个草莓大棚全部采用了喷滴灌系统,只需一名工人进行日常管理。经过计算后,与传统漫灌相比,喷滴灌将节水30%以上,而且省工、省时、省钱。
借助“智慧农业”,越来越多的秀洲农业生产者用现代物质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业,实现科技与农业的无缝对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在逸麟火龙果基地内,负责人王忠广随手打开了手机软件,火龙果大棚内的光照、温度、湿度以及大棚覆膜情况一目了然,他坐在办公室里就能掌控基地全局。
“引进了这套控制系统后,生产管理更为精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提升了。”王忠广告诉记者,以往极寒天气时,都得守在基地内,随时查看大棚是否被压垮、覆膜是不是被掀翻,而在今年初的寒潮天气中,他躺在床上通过手机就能掌握基地内的情况,不仅轻松而且效率也比以前高。
信息技术从农业生产的供给端延伸到了消费者的需求端。王忠广介绍,基地内的火龙果都用上了农产品品质追溯体系,消费者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能了解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等所有环节的每一步记录,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在农业主体加快信息技术应用的同时,秀洲区政府部门也在综合利用新一代物联网、视频监测、3S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秀洲区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据悉,该平台向上对接省级智慧农业云平台,实现省市区涉农信息资源共享,向下整合、接入农业企业、基地,实现基地环境数据监测信息、农情监测信息、视频信息等实时互通,最终实现生产者、消费者和管理者三方信息的互联互通,发挥“互联网+农业”的社会效应。
在去年成功申报省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试点县的基础上,秀洲区将继续开展“互联网+农业”行动,全面提升现代农业信息化水平,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两化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