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人提供爱心送餐;为残疾群体对接爱心企业,安装康复设施;为留守儿童开展亲子互动沙龙;为新居民子女提供寻梦之旅系列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居家技能培训、综合便民服务……一股股志愿服务的热潮在新塍古镇涌动。近年来,新塍镇以“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和争创全国文明镇为契机,以品牌化建设引领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并使之成为了古镇上的新风尚。
前天下午放学时间,在新塍镇磻溪小学门前,拥挤的人群中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朱祖钦忙得团团转,一会儿引导车辆,一会儿维持秩序……据了解,蓬莱社区的志愿者朱祖钦已经68岁了,退休后他一直热心公益,曾参加过新塍义务消防队,如今是一名在册的社区志愿者。“每到上下学的时候,学校门前车多、人多,总会出现拥挤的情形,所以我们志愿者会和交警一起帮忙维持秩序,也算是发挥自己的余热。”朱祖钦笑着说,他本身就是新塍人,又是一名老党员,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家乡贡献一点力量。
记者了解到,不论是热闹的校园前,还是繁忙的菜场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都会出现在人群中,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然而,这也仅仅是新塍镇社区微动力志愿服务项目中的一个缩影。“社区微动力志愿服务项目作为新塍志愿服务的品牌栏目,通过在各个社区培育组建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各类志愿巡逻、关爱探访、交通疏导等多元化自治服务,有效激发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影响和带动居民自觉参与到社区治理之中。”新塍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借助于该品牌栏目的开展,有效破解了镇区垃圾“不入箱”、独居空巢老人关怀覆盖不到位、交通拥挤等现象,让志愿服务在新塍常态化发展。
除了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外,新塍镇还涌现出一支支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新塍菜场旁的“周末奉献岗”,党员志愿者每周固定主题开展志愿服务;秀水社区由退休医疗人员组建的老年志愿服务队,队员平均年龄超过70岁,为社区内的高龄、空巢老人免费提供上门健康服务;潘家浜村党员志愿者主动亮身份、亮承诺,为村民开展全年服务工作;新塍医院的蓝马甲志愿服务队,则将健康直通车“开”到新塍每个角落,为当地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截至目前,新塍镇已有注册志愿者217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20余家。而在2015年年底,新塍镇还组建了志愿者协会,为特色志愿服务搭建了更广的平台。
新塍镇不断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我们在实行规范的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的同时,还推出了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志愿者权益保障等多项机制,不断激励社区居民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列之中。”新塍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新塍镇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特色品牌志愿服务也成为新常态,凝聚健康养生内涵的公益小镇正在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