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张金泉:用画笔唤醒心灵对乡愁的记忆
2016年3月1日 08:35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陈曦 通讯员 董时纲 鲁琴锋

   □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

  在油车港镇胜丰村有一幢临河而建的小楼,周边鸟鸣林幽,外墙色彩鲜艳而跳跃,这里便是张金泉的家,亦是他的画室。踏进住所,宽敞明亮的房间内,一幅幅农民画作品安静地陈列其中。画室里最显眼的位置,一块金闪闪的奖牌赫然在列。作为嘉兴市唯一的“2015年度最嘉兴人物”,他用画笔记录乡村的美和变化,在艺术殿堂里唤醒乡愁,留住乡情,在变化中寻找一种常态,一种关乎家乡美的常态。

  在画室内,张金泉创作的农民画“村史”有序摆放着。33幅饱含深情的农民画,将80多年的“村史”一一定格眼前。从旧社会的颠沛流离到新社会的和谐美满,一个个场景在张金泉的笔下得到还原。“这33幅画记录了80多年的乡村历史,创作历时两年多,现在已经全部完成。我准备把这组画进行装裱展览,让更多人了解胜丰村的历史,也让后辈们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张金泉说。

  对生活的爱和追求,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对民间艺术的执著……众多情感在张金泉的笔下交织融合,化为绚丽多彩的农民画,反映出当代农民的精神风貌。

  在创作描绘旧社会的几张画上,张金泉特意用了阴冷的色调来烘托当时民生的凋敝。“这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胜丰村,那时候村里血吸虫病盛行,许多人奄奄一息,画中百姓也是呈现脖子细、肩膀耸的病态,家里没有了劳动力的母子只能行乞要饭,画面中还有正在收租的地主和进村来抢夺的强盗。”张金泉说。组图里的第二个场景,依然是阴暗的色调,画面的中央是正在抢掠百姓财物的一队侵华日军,远处则是一片大火,火焰中还依稀可以看见农家房屋的残垣断壁。在描绘这些细节时,张金泉专门查阅了资料,并向村里的老人请教当时的历史。

  时间进入解放以后,画面的色调已经从冷到热,从村民欢庆解放到土地改革,诸多历史事件在胜丰村的影响被张金泉用画笔还原。在第15幅画中,村里人摇着上百条船去湖州安吉、长兴运来矿石,大炼钢铁。“敢叫日月换新天,人民公社威力大”这样富有时代特色的标语,也被张金泉用于画中。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胜丰村,张金泉笔下的色彩也开始丰富起来,田野上稻穗成堆,小河中鱼肥鸭欢。这正是张金泉对自家分得土地后生活好转的记忆。靠养殖致富的万元户,雨后春笋般的村办企业,坚固的防洪工程……新农村的风貌被张金泉勾勒得淋漓尽致。

  而在全市“五水共治”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时,张金泉又创作了《除污清水》和《暗查》等几幅农民画,巧妙地勾勒出村民全力参与“清三河”行动的场景。

  如今,这一幅幅作品被搬上了油车港镇最为繁华的马路围墙,村民们可以停下脚步,细细观赏200多米长的历史画卷。“画画能让更多人了解小村的过往,特别是让年轻人知道在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什么。”张金泉如是说。

  潺潺溪流、渔舟唱晚、古朴村落……张金泉用自己最熟悉的画笔去记录、讴歌时代的变迁,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为秀洲农民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标签:农民画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