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嘉兴外向型经济释放新动能
2016年2月18日 08:28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方 霞 通讯员 沈 洪   

  2015年,在国际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我市依然对外资呈现出强劲的吸引力,引资总额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升。

  日前,市商务局公布了2015年我市利用外资的成绩单:我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49个,实际利用外资26.84亿美元,同比增长7.6%,居全省第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有6个世界500强项目落户嘉兴,数量位列全省第二。

  利用外资走高端路线

  昨天,在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铠嘉电脑项目施工现场,1幢办公楼和6幢厂房的轮廓日渐清晰。铠胜集团隶属世界500强企业——和硕联合科技集团,以智能型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信息产品及其相关配件、零部件的生产、组装、维修、设计、研发、销售为主,将引进安装1.5万台CNC先进设备,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超120亿元。该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奠基只用了38天,在建设过程中依然与时间赛跑,项目施工方负责人告诉记者,预计项目一期今年9月正式投产。

  这只是我市去年引进的6个世界500强项目之一。去年,我市高端外资项目亮点频现,宝平能源、飞利浦(嘉兴)、荷美尔食品等外资大项目纷纷落户,乐高、隆翠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追加在嘉兴的投资,成为嘉兴市外资保持增长的稳定器,这些大项目所带来的集聚和带动作用也正在不断显现。

  据统计,去年共有5家国际行业领先企业在我市投资设立5个项目,引进总投资超亿美元(含当年增资超亿美元)外资产业项目20个。全市总投资(增资)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67个,合同利用外资39.57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利用外资总额的81.2%,其中,总投资(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67个,总投资(增资)5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38个。

  一大批高端外资的落户,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体经济行业稳步增长。全市一、二、三产实际利用外资比重分别为0.8%、68.9%和30.3%。二产制造业利用外资保持稳步增长,实际利用外资18.5亿美元,同比增长9.2%。服务业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实际利用外资8.14亿美元,同比增长5.7%,其中商务服务、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金融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等行业增幅较大,同比分别增长372%、110%、52%、51%。

  投资来源进一步多元,欧美国家投资增长较快。来自西方七国(美、英、法、德、意、加、日)的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市总量的6.7%和7.1%。来自欧洲国家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同比增长33.7%,来自北美实际利用外资4252万美元,同比增长30.9%。

  我市引资的方式不断创新,引资领域有效拓展。一方面,增资扩股稳步增长,全市合同利用外资中增资金额17.6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占全市合同外资总量的36.1%。另一方面,以民引外稳步推进。新设外资并购企业11家,合同利用外资2068万美元。引进新业态项目也实现新突破。今年共引进了具有总部性质的外资投资性公司4家,创历史新高。

  开发区更具国际范

  作为吸引外资的主阵地,嘉兴的各种开发区也越来越具国际范。以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这里云集了一批赫赫有名的外资“大腕”级项目,从项目入驻集聚区的时间算,2015年是美国财富500强荷美尔高端食品及其中国区总部、法国莫林糖浆、意大利米开朗冰淇淋项目;2014年是世界500强荷兰皇家飞利浦、日本臼井鹤见、香港协鑫集团浙江省区域总部和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2013年是丹麦乐高玩具、日本JFE项目;2012年是德国海拉车灯项目;2011年是美国雅培营养品项目……连续5年,年年都有全球行业内数一数二的世界500强公司项目落户。据统计,去年我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18.79亿美元,同比增长8.5%,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70%。我市引进的20个总投资(增资)超亿美元生产性项目中13个落户开发区。

  大量跨国企业争相入驻,不仅为嘉兴带来资本、技术经验和就业机会,也推动开发区不断升级。去年11月,在嘉兴经开区,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正式揭牌,标志着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作为浙江省目前唯一与德国合作的产业平台,这一园区将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国际产业合作共赢示范区。目前,嘉兴已有4个省级国际产业合作园,嘉兴市的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浙江中荷(嘉善)产业合作园、浙江中日(平湖)产业合作园、浙江中法(海盐)产业合作园入选,数量居全省之首。

标签:嘉兴 责任编辑: 林越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