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元声像
《方言据》 岳元声辑
《皇明资治通纪》
陈建撰 岳元声订
岳元声(1557~1628),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字之初,号石帆,是岳飞第十八世孙、南宋户部侍郎岳珂之后。他先后任安徽旌德知县,北京大名府教授(相当于地市级教育局长),迁国子博士转监丞(国子监掌管校规的官员),迁工部主事,最高职务是南京兵部右侍郎。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2),岳飞在风波亭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其后代即被朝廷流放于岭南蛮荒之地。直到孝宗改元(1163),朝野一致呼吁为岳飞平反,其后裔们才得以奉诏生还。到了元代德佑元年(1275),南宋将亡,时任南宋金部主事(相当于财政部长)的岳飞七世孙岳琳因坚决不在元朝做官,终于客死武林(杭州),其夫人程氏带着两个儿子归居嘉兴金陀故里。其时,岳琳长子岳茂之恐再次遭难,便改姓为乐(“乐”、“岳”为同音字),隐居于濮院镇南三里的旧岳头村(原属秀水县濮院镇,后为郊区建设乡,现归洪合镇)世代务农。直至明万历年间,岳元声、岳和声、岳骏声兄弟三人先后中进士、任大臣,重辅朝廷,这才将姓重改过来,所居也称岳家村。后来,岳氏后裔迁入嘉兴城里,便称故居为旧岳村(亦作旧屋村),俗称“旧岳头”。正因为祖上有这样一段悲壮、曲折的历史,岳元声在为官时也直言敢谏、不畏权臣,以强项著称,《明史》评价,“……屡进危言之岳元声,……国之名贤也。”
岳元声在任国子监监丞时就有了名声。国子监是历代朝廷的最高学府,也是朝廷选才任官的重要机构,限五品官以上贵族子弟方可入学。而荫生则是国子监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朝廷对其父辈以至祖辈为明王朝效劳的一种报酬。荫生无需经过考试即可进入国子监学习,肄业后经过吏部的简单考试即可得到官职。由于朝廷腐败,大臣荫生、监生纳粟入学等现象,严重地扰乱了国子监的监规。岳元声对此感到非常痛心,便上疏皇帝要求改革,虽然万历帝没有采用他的建议,但大臣们也多少作了一些收敛,而岳元声也有了“铁监丞”之美称。
从唐代开始,各代皇帝都要下诏向民间采选十二三岁的良家女入宫,以充实后宫和太子东宫以及诸王王府,再从入选的良家女中选取更好的册为嫔妃、太子妃。于是有女之家无分贵贱大为惊恐,害怕一旦被选进宫,将永远骨肉分离。岳元声对此也十分痛恨,秉直谏言,劝阻皇上废止这种陋规。
以上的事万历帝听了后均文过饰非地一笑了之,没有给岳元声治罪。但下面两件事却使皇上动了怒。
第一件是“三王并封”事件。明神宗的皇后没有子嗣,妃嫔共生八个儿子,其中三人早死,实际竞争太子的只有王恭妃所生皇长子朱常洛和郑贵妃所生皇三子朱常洵两人。明神宗因十分宠爱郑贵妃,想立她所生的皇三子常洵为太子,而朝臣们主张立皇长子常洛为太子,形成围绕皇位继承展开的激烈争论,世称“国本之争”。内阁首辅(相当于国务院总理)王锡爵为此提出了一个“三王并封”(即长子常洛、三子常洵、五子常浩)的折中方案,正好符合神宗“立嫡不立长”、“等待皇后生嫡”的想法。万历二十一年(1593),皇帝下诏,决定实施“三王并封”这个方案。消息传开后举朝哗然,时任工部主事的岳元声当面斥责王锡爵出了个为国添乱的馊主意,并与大臣顾允成、张纳陛联名向皇帝上疏,分条陈述、直言规谏,认为主政者王锡爵扰乱国家,皇上不能应而违背了祖训,神宗虽迫于众议终于收回了前命,但对岳元声有了偏见。
第二件事是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国关白(相当于中国的丞相)丰臣秀吉侵犯朝鲜,史称万历朝鲜战争,又称文禄之战。朝鲜因年久未遇战争,武器都生锈了,面对倭寇的突然来袭手足无措,只有海军将领李舜臣造的龟船稍作抵抗,致使大片土地丢失。朝鲜国王请求明朝出兵援助,神宗即发兵泛海往救,与朝鲜共同抵抗倭寇。有户部官奏准:现在兵兴之际,粮饷未充,可以暂时开放富人捐纳财货为监生之例。时任工部都水司郎中的岳元声则坚决反对,认为这是对国子监监规的藐视。到了万历二十三年(1595),兵部尚书石星惧怕不能控制丰臣秀吉,疏请皇上封贡。岳元声指责石星的主张,力陈封事有三辱、四耻、五难、七事。这时候的神宗皇帝已听不进劝告,认为岳元声既争“三王并封”,又极论关白之乱,上奏事情“忤旨”,即违背了皇帝的心意,一怒之下便将他削职为民。岳元声被罢官返乡后,在今市区三塔路运河塘重建岳王祠,建天心书院,潜心研究学问,居乡达二十五年之久。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改元(1620),岳元声时来运转,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历太仆卿、补南京主事擢兵部侍郎。但好事多磨,朝廷被宦官魏忠贤所把持,排除异己、残害忠良,闹得天怒人怨。岳元声的犟脾气又上来了,便与吏部郎中陈道亨一起向皇帝奏疏,逐条逐句地检举揭发魏忠贤的罪状,不料该奏折被魏忠贤的亲信、御史曹应瑞和徐复阳所掌握,他们颠倒黑白地向皇上告发,熹宗轻信谗言,岳元声便又经历了一次被削籍为民的经历,直到崇祯初(1628)才官复原职,可惜在这一年他就病逝了,皇帝追赠他为兵部尚书。
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嘉兴岳氏宗谱》和《濮川所闻记》记载,岳元声著有《圣学范围说》、《方言据》、《易说》、《潜初子集》、《淡漠集》、《田粮沿革年谱》、《三邑错壤说》、《仁文书院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