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部门联动
“好玩的课程”“玩”出幸福人生
2016年1月15日 11:19 来源: 嘉兴日报 撰稿 张爱林 李建华 沈洁


  从2015年11月25日起,《浙江新闻》“教改实验室”向省内中小学校发起《“最好玩课程”TOP10 年度大搜索》活动,来自全省各地的近200所学校参加了此次评选。秀洲实验小学的《交通小警察》、高照实验学校的《智能机器人》和磻溪教育集团的《小溪烘焙社》这三门课程被评为“周人气奖”,在所有参选县市(区)中脱颖而出。

  “好玩的课程”指什么?据秀洲区教文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基础性课程外,拓展类课程和实践活动类课程都可归类为“好玩的课程”,其“好玩”的涵义是指学生在自主选择参加拓展性课程进行学习和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能激发兴趣、收获知识、增长见闻、提高能力。

  每一所学校都有“好玩的课程”

  “好玩的课程”源于学生社团活动的深入开展。据悉,秀洲区从2012年起,全面推进中小学学生社团活动组织与实施;2014年开始,在学生社团活动的基础上,开始尝试社团活动课程化实施;2015年下半年,秀洲区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凸显选择性教育思想,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开足开齐基础性课程和大力建设拓展性课程。各学校在社团活动课程化实施基础上,从学科拓展类、体艺拓展类和实践活动三个层面,积极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着力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保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和培育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让每一位学生愉快学习、幸福成长。

  各学校从2015年暑期起,积极行动,充分挖掘学校传统特色和教师专业特长,组建课程研发团队,落实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形成学校拓展性课程群。学期初,从学生课程学习需求入手,进行调研分析,整体规划学期拓展课程开设计划,确保小学拓展性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15%左右,初中占20%左右;三四年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每学年不少于5天、五至九年级不少于10天。如今,拓展性课程已在秀洲区所有中小学遍地开花。

  每一个学生自选“好玩的课程”

  《玩转树叶 变废为宝》、《环保创作小达人》、《“小火箭”发射》、《“小陶子”实践园》、《DIY创意手工》、《神奇的线描画》、《趣味篮球》、《梦幻科普》、《布偶梦工厂》……盘点秀洲区各中小学“好玩的课程”,用“琳琅满目”、“精彩纷呈”等词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仅小学阶段就有700多门不同种类的课程,主要涵盖体育、艺术、科技创新、劳动技术、中华文化、传统特色等几大门类,同时还开发了校园导游、走学游学、应急救护、社区活动、社会调查等校内外实践活动类课程。每个学生每学期都能自主选择三到五门“好玩的课程”进行学习。

  乡土类课程是秀洲区中小学开展较多的拓展类课程之一,几乎各校都有自行开发的校本教材,经过提炼和升华变成拓展性课程,也成为学生心目中“好玩的课程”。例如洪合镇中心小学开展的《填色》课程,利用红豆、绿豆、芝麻、黑米、白米等学生自己收集的各类种子和食材开展填色游戏,结合时下流行的《秘密花园》等填色图本,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作一幅幅具有乡土特色的填色作品。

  科技类课程是一匹异军突起的“黑马”,这次上榜“周人气奖”的《智能机器人》课程在高照实验学校受到全校学生的青睐。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乐高积木、传感器、马达和齿轮等组件设计装配机器人,并且像工程师一样通过编写程序为机器人赋予智慧。“两脚行走机器人”、“单电机智能车”、“走曲线智能车”、“碰壁拐弯车”、“悬崖回头车”、“光控智能车”等一件件“高科技产品”全部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他们通过主动探索和动手实践,使抽象的科技理论具象为一个个“智能机器人”。

  近年来,秀洲区体育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各学校培育和输送的优秀苗子,而这些苗子正是在各种体育实践类课程中脱颖而出的。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足球、跆拳道等一系列体育项目在学校开展得有声有色。例如浙江省足球特色学校王店镇中学的《追“足”梦想》课程的开设,有效推进了校园足球运动在学生中的普及和推广。

  每一门“好玩的课程”实施都有保障

  2015学年,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则成为关注的重点之一。《秀洲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全区各校一至六年级主要开设体艺特长类和实践活动类课程,七至九年级增设学科拓展类课程。各校整体规划“好玩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开发学生喜欢的课程,落实课程管理制度,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确保每一门拓展性课程都能让学生觉得“好玩”,并在“玩”中受益。

  秀洲区中小学“好玩的课程”实施做到了四保障。规划有保障:秀洲区建立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制订并出台了实施方案,确定了以“四课协同”为重点的区域课改项目。各学校根据实施方案,在2015学年开学前结合实际制订具体方案,细化课程改革内容,完善相关制度;硬件有保障:拓展课程开设需要有固定的教学场所和教学设施设备。各学校充分利用现有功能教室进行改造,突出课程特点,营造学习氛围,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设施设备。如友谊小学改造了近十个课程教室,保障学校已开发的十多门拓展性课程的教学需要;时间有保障:区域实施方案中对拓展性课程的课时数和实践活动的时间都有明确规定,各学校在确保基础性课程时间基础上,通过长短课、微课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确保“好玩的课程”足时实施。如磻溪教育集团确定了每周二下午二节课作为全校拓展性课程学习时间;师资有保障:“好玩的课程”实施需要一支多才多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各学校充分挖掘学校教师特长,在上好基础性课程的同时担任拓展性课程导师,落实相关教学工作。此外,各学校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组建家长志愿者团队、校外志愿者教师团队,共同参与学校拓展课程教学。如秀洲实验小学的《交通小警察》课程就是由校外志愿者教师主讲。

    ■图片由秀洲区教文体局提供

标签:部门 责任编辑: 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