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免除困难群体垫支就医与跑腿报销之苦,2014年起,市社保事务局与市民政局携手,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实时结算系统进行整合,建成了全省首个医保、民政、残联医疗救助实时结报系统。至今,已为8300多名残疾人、民政优抚人员、民政救助人员刷卡报销医疗救助金1500多万元。
医疗救助是一种为贫困群众提供“救命钱”的保障制度,旨在帮助那些看不起病的群众“救急难”,为现有的社会安全网络“兜底线”。然而,在广东、山西等地都出现过“救命钱”花不出去的情况,引发舆论关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实中大量贫困病人在为筹集救命钱而焦灼,许多医院也被“三无”病人的欠费拖得有苦难言。
一边是医疗救助金“有钱难花”,一边是困难群众“有急难救”,原因何在?综合各地情况看,一是宣传不到位,许多病人不知道有这项基金;二是申请条件严格,报销手续烦琐。举例而言,由于无法跨部门结算,在国内许多城市,民政医疗救助对象就医时只能完成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的刷卡实时结报,医疗救助部分则要到民政部门办理,对于文化水平低或年老体弱的群众而言,这无异于挡住获取“救命钱”的“最后一公里”。
由此可见,再好的惠民政策,一旦遭遇“肠梗阻”,就会沦为摆设,令公共服务“失效”。在这个意义上,我市医保、民政、残联实时结报系统的开通,实现了医疗救助与困难群众的无缝对接。一方面,将民政医疗救助实时结报功能与基本医疗、居民医保、大病保险、民政优抚、残疾人医疗补助等医保优抚制度整合,构成“大社保”服务平台,实现跨部门“一站式”结报,避免了群众奔波之苦;另一方面,系统联网之后百姓就医时就可以刷卡结算,免去了借钱垫付的尴尬。
医疗救助金的设立,本意是集聚国家和社会之力,向陷于疾病威胁的民众施以援手。只有花得及时、花得充分,才能挽救更多生命,给绝境中挣扎的患者及家庭以希望。这无疑需要政府拿出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做好“加法”,增加财政投入;又做好减法,让应急救助程序更简单、快捷,走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如此,方能让救助制度的善意变现为急困家庭的福音。这就是嘉兴医疗救助实时结报系统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