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互联网的故事
昨日下午,在油车港镇池湾村,徐平华坐在电脑前,“叮咚”的消息声响起……淘宝网店里又接到了一笔新订单,记录下顾客的收货地址等信息后,他立即安排工人到基地内采摘草莓,并且给每一粒草莓单独穿上了“外衣”,再里三层外三层包装好。整个工作流程井井有条,贴上快递单后,池湾村的草莓将走出村落,送到各地客户手中。“这里还有一单是要送到舟山定海区,预计明天中午顾客就可以尝到我们的高品质草莓了。”徐平华说。
作为千亩荡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掌门人”,为了让合作社出产的水果品质更好,徐平华在技术上也没少下功夫,他先后到外地参观学习,加上自己钻研摸索,形成了一套“接地气”的种植模式——大棚内养殖蜜蜂授粉,施的肥是鸡粪和发酵以后的菜籽饼,并且安装上了喷灌系统。优质的农产品赢得了周边区域百姓的良好口碑,合作社也迈上了品牌化发展道路。但是由于产销过重依赖传统手段,消费面受限的现实也一直困扰着徐平华。
2014年的一个偶然机会,徐平华得知油车港镇成校组织了一个电商培训班,他二话不说就报名了。经过培训后,想要“触电”的念头让徐平华蠢蠢欲动。徐平华多方请教,请了专人打理起了网店,自己也做起了淘宝客服。“农村电商给农产品经营提供了很好的机遇,而抓住机遇就是抓住商机,总能看到很多成功的案例。”徐平华说,从2014年年底开始,在依托传统产销的基础上,他“摸着石头过河”,搞起了农村电商,借助互联网,让优质的农产品慢慢“走出去”,而且还越走越远,有些产品甚至远销到东北。
可万事开头难,初次涉足农村电商的徐平华,在网店刚起步时就遇到了难题。“当时有一笔订单是要发货到黑龙江,尽管包装很仔细,但因为路途遥远,加上运输中的颠簸,寄过去的果子还是都坏了,怕砸了自己的招牌,我们亏本也要给顾客无条件退款。”徐平华告诉记者,为了让自己的优质农产品走得更远,他上网查了很多资料,在试验了多种运输包装方式后,才决定采用当前使用的多层包装方式,不过,成本也相应高出许多。
网店开得红火的同时,徐平华也开始尝试着利用微信朋友圈来“吆喝”,进一步开拓自己的产品销路。“互联网构建起来的传播形式,可以一传十,十传百,现在我就在推广一个到实地采摘发朋友圈可以领红包的活动,很是热闹。”徐平华说,这样的传统农业结合互联网的新模式,让他尝到了甜头,按照他的估算,今年电商销售将占到总销售额的25%以上。此外,现在不光是优质农产品越走越远,在网络“吆喝”的吸引下,有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被吸引过来,在基地内体验亲子采摘。
发展农村电商是推进电子商务与农村融合发展的有力载体,对于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在徐平华的带领下,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农村电商的队列之中,大家的“钱袋子”也渐渐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