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为“健康中国”种好基层医改“实验田”
2015年11月3日 08:30 来源: 嘉兴日报 本报评论记者 汪 莹   

  日前,浙江省下发《关于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探索建立专项补助与付费购买相结合、资金补偿与服务绩效相挂钩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新机制。作为4个试点城市之一,2016年起,海盐将建立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点的新型补偿机制,先行在全省开出基层医改“实验田”。

  干多干少,收入一样,这是不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通病。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优秀医务人员招不进、留不住,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上不去,就产生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看病难”。据统计,截至2012年,浙江县级以上大医院病床使用率基本接近100%,但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仅为约30%,社区医院首诊率最高仅达57%左右。不夸张地说,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之痛,就是医改之痛、民生之痛;有效破解之,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看病难”。

  其实,早在2010年,我省就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试水建立“核定任务、核定收支、差额补助、绩效考核”的补偿模式,打破了收入分配的“大锅饭”。但是,“核定任务、核定收支”往往以上一年度收支为基数,能力越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收入越高,而财政补助收入会越少;能力越差、业务收入越低,财政补助反而会越多,“鞭打快牛”现象明显,反而影响优秀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补偿新机制的出台,就是要解决基层医改中出现的这些新问题。一方面,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指令性工作,由政府定项定额购买;另一方面,对基本医疗保险目录范围内的医疗服务项目,由医保基金和患者个人按规定的支付标准付费购买,确保服务越优、补偿越多,以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经过多年医改,我们走出了“以药养医”的怪圈,让百姓逐渐告别了“看病贵”;而今,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要让健康成为人人触手可及的实惠,就要将基层医疗体制改革推向深入,让优质医疗资源流向基层医疗机构,让百姓可以安心“小医院看小病,大医院看大病”,不再为“看病难”而烦恼。

  也正因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型补偿机制这块“实验田”,我们一定要种好,为推动医改多积累一些经验,为推进“健康中国”多蹚几条新路。

标签:基层 责任编辑: 林越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