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秀洲楼宇经济稳健发展的背后①
“2158家”、“1.5608亿元”,前者是今年1至8月秀洲新区及两个街道25幢商务楼宇入驻市场主体数,后者是这25幢商务楼宇的楼宇税收总额。出自《2015年1至8月商务楼宇情况简析》的这两个数据,让徐坤荣格外留意。
“如果没记错,根据去年8月底的不完全统计,入驻秀洲新区已建成商务楼宇的企业一共是490家,商务楼宇实现税收0.71亿元。可见这一年,秀洲新区楼宇经济的发展之快。”徐坤荣感慨。
一年前,徐坤荣所在的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对秀洲新区楼宇经济招商引资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最终形成了一份5100余字的调研报告,并经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
一年后,这份调研报告中所提的诸多对策建议,被采纳并在实际中得到完善、发展、落实,成为秀洲楼宇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调研对话
现实问题跃然纸上
驶下殷秀大桥的西坡,浙联金座、瑞安广场、海洲之星、中禾大厦……一座座“年轻”的商务楼宇扑面而来。于2007年起步,秀洲新区商务楼宇的总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成为嘉兴市区商务楼宇最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随着楼宇资源的不断积累,楼宇招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秀洲新区商务楼宇的招商引资情况如何?存在哪些困难?为推进秀洲新区楼宇经济的健康发展,秀洲区人大常委会将秀洲新区楼宇经济招商引资情况列入2014年监督工作计划,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的调研工作随之开展。
“这个想法从2013年开始酝酿,制定了相关的调研方案,并于2014年8月中旬开始实施,先后到秀洲新区、新城街道、高照街道、区发展和改革局等单位进行座谈,并到相关楼宇实地调研,与楼宇主体对话,听取各方意见。”徐坤荣回忆。
随着调研的深入,秀洲新区楼宇经济的现状日益清晰,而问题也浮出了水面。软环境服务还不够到位便是之一。“在当时的调研中,不少业主反映办事找不到人,存在服务不到位的现象。”徐坤荣介绍,秀洲新区及两个街道按照区委专题会议要求强化了统一对外招商、统一政策,形成了合力招商、资源共享的氛围,但对引进项目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未能及时沟通和处理,缺乏强有力的跟踪服务工作。
经过汇总、梳理,调研报告从竞争性因素制约、环境性因素制约、管理性因素制约等3个方面,客观分析了秀洲新区楼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篇幅占到整个调研报告的三分之一。
合力推进
难点问题不断破解
找准“痛点”,对症下药。针对楼宇管理不够精细的问题,调研报告提出“探索楼宇管理的新途径,推进‘楼宇社区’建设,实现经济服务、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综合治理、党群建设‘五进楼宇’,搭建涵盖政策宣传、企业登记、民政事务、劳动保障、非公党建、群团组织等多方面服务内容的综合平台,为楼宇企业、企业员工提供主动化与个性化的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年间,这一建议也从文字变成现实。今年8月,秀洲区首个“楼宇社区”进驻中禾大厦,向入驻楼宇的企业开展送经济服务、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综合治理、党群建设等“五进楼宇”服务。
“‘楼宇社区’从原来单一的经济服务拓展到经济、生活、文化等多元服务,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同驻楼宇中,我们是一家’的理念。”新城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中禾大厦,“楼宇社区”试点建设工作还在海洲之星、浙联金座、瑞安广场等重点楼宇同时开展,通过“五进楼宇”服务,真正兑现了对企业服务“不叫自到、一叫就到、服务周到”的承诺。
对首批10幢重点楼宇实施“一幢楼宇、三级楼长、一支服务管理团队”工作机制,为楼宇开发商和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全过程”服务;创新招商体系,设立秀洲新区服务业招商一局、招商二局、招商三局,整合秀洲新区、新城街道、高照街道的服务业招商事务……做精楼宇经济品牌、做强楼宇经济特色、做优楼宇经济软环境,在各主体、职能部门的合力推进下,当初调研报告中提出的一项项对策建议正不断变成秀洲楼宇经济健康发展的现实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