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塍镇老年电视大学2003年9月创办,刚开始只有45名学员,2009年年底搬入新校舍,目前学员已发展至197名,来自蓬莱、虹桥、凤舞、秀水4个社区和一些中小学。
新塍镇老年电视大学连续7年成为秀洲区第一大教学点,2011年被评为市级先进示范教学点,今年更是被评为省级示范教学点,该教学点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做法值得借鉴。
从45人到197人
新塍镇老年电视大学刚刚开办时借用镇工会二楼的房间作为教室,只有一台区民政局赠送的彩电。2008年夏天,镇工会拆迁,老年电大搬到小蓬莱公园,从中小学要来的30套旧课桌椅便是老年电大的所有家当。
“就像现在的夏秋季节,那时上课还得点着蚊香,条件真的蛮艰苦,学校辅导员、班长不厌其烦地走遍4个社区和中小学,上门宣传、动员大家积极报名老年电大,学员从刚开始的45名发展到第二年的90名,到第三年增加到了112名,而今年秋季班学员达到了197名。”新塍镇老年电大班主任徐辛铭说,不光是学员人数的增加,在校务、教学管理等方面也有了不断的发展。
新塍镇老年电大在建校初期首先建立了校务委员会,由分管镇长担任校长,镇民政办主任、镇成校校长、镇工会主任担任副校长,辅导员、班委会成员任委员,辅导员和班子成员负责学校教学具体工作,班长兼班主任,设立2名副班长分别负责教学、文体工作,3名委员分别负责学籍管理、文体活动、后勤工作。
“校委会和班委建立起来后,工作开展起来就方便多了,5个学习小组由学员选举出正副组长,具体负责招生宣传、信息互通、考勤点名、开水供应、环境卫生等工作,每月召开4次班组长会议。”徐辛铭说,如果有学员患重病,班组长会组织上门看望慰问,遇到雨雪天气,在教室外会铺好防滑地垫,12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形式、内容丰富
“学无止境,乐在其中”是新塍老年电大的办学理念,开设医学、保健、历史、法律等8大类50门课程以来,收视率达85%以上,每次课后由辅导员作简短讲解,多角度开拓第二、第三课堂,丰富了学员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们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开展活动,比如2008年以‘迎奥运,健步走’为主题组织全体学员和4个社区的老年人共700多人,在分管镇长的带领下环镇健步走2000多米;今年杨开颜来校作‘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专题报告,学员们书写了学习心得体会。”新塍镇老年电大班长林国华说。
新塍镇老年电大办校12年间共举办医学养生、疾病防治专题讲座30多场,邀请新塍医院、嘉兴学院医学院、市中医院等有关专家、教授来讲课;举办国内外形势、时事政治报告10多次;举办各类庆祝会、开学毕业典礼座谈会、联谊会20多次。
学校还组织了柔力球队、舞蹈队、腰鼓队、排舞队、健身气功队、太极拳队、蓬莱艺术团、旅游团等10多支队伍,老年电大负责文体工作的夏音几乎每天都很忙碌,“我几乎每一天都在这里,但一点也不觉得辛苦,相反感到很快乐,给你举这样一个例子吧,去年由我组织的全镇老年体育运动会吸引了300多名老人参与,尽管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结束后的一系列工作都很繁琐,但它的最终顺利举办让我收获了快乐。”
快乐的家园
重管理、求质量,在新塍这个千年古镇,老年电大逐步创立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努力打造成了新塍镇老人的“第二家园”、“快乐之园”。
新塍老年电大的蓬莱艺术团多次代表秀洲区参加市级比赛,每年参加镇民俗元宵节文艺演出,节目成为压台戏,8次去镇敬老院慰问演出,10次送戏下村、下企业,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称赞。
“我们平时文艺队排练的老师都是自己的学员,他们有的是自己花钱去嘉兴老年大学学了之后再来教其他学员,我们只有在大比赛前或者演出前会请专业的老师来指导一下,大家学习的劲头都很足。”夏音说。
“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的队员都在露天排练,地方也不大,但大家都很刻苦,从来没有怨言,希望今后场地能有所扩大,让更多的老人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徐辛铭说。
新塍老年电大旅游团组织学员32次外出旅游,共有1180人次参加,去过北京、西安、青岛、厦门等地,一日游已经游遍了江浙两省的有名景点,“每一次出游的安全都有专人负责,我们都力争做到安全返回。”林国华说。
新塍老年电大有今天的崭新局面,老学员仇春清特地作诗抒发感慨:“老年电大办得好,知识面广木佬佬,保健养生好指导,良师益友真不少。排舞气功弯弯腰,象棋桥牌比争高,自行车队城乡跑,放声高唱冲云霄。教你治疗有妙招,科学养生煮菜肴,旅游理财人人要,历史典故永记牢。老年电大真正好,满怀喜悦学到老,安度晚年乐陶陶,感谢党的好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