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秀洲区杨溪生态鳖养殖有限公司,看到周惠英正在忙碌着,她那被太阳晒成古铜色的脸庞上满是汗水。
“每年7月到9月是我们最为繁忙的时候,也是养鳖风险系数最大的时节。”看着眼前的一大片池塘,周惠英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尽管如此,但对于干了20多年的水产养殖事业,她还是满怀激情。而她也准备将这份事业持续干下去。
借科普惠农之东风,为新农村建设再立新功。这是周惠英的决心。在2015年度“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对象名单上,她是我市唯一的上榜个人,为全国558名农村科普带头人之一。
大胆创新,开辟生态鳖养殖新天地
在上世纪90年代的秀洲区油车港镇杨溪村,选择养鳖的周惠英夫妻俩算是村里“吃螃蟹的人”。“那时村里许多人家都在开轻纺作坊,就我们独辟蹊径选择了养鳖。”爱笑,是周惠英给人的深刻印象。说起当初养鳖的那段经历,无论是在忆苦还是在思甜时,她脸上的笑意却从未淡去过。“因为技术跟不上、管理不熟练等问题,第一年养鳖实际上是亏本的。”可年轻气盛的两人就是不肯放弃,硬是顶着各方压力“卷土重来”。但这次,他们吸取了教训:一方面,起早摸黑搞养殖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挖池塘、铺沙土,做好养殖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订阅大量报刊如《中国水产》、《水产科技情报》、《农村科技信息报》等进行学习,并走出去参观。
“反正只要与养殖沾点边,我们都会瞅着空赶过去。”照周惠英的话来说,那是一段“补血”的过程。从鳖种的选择、饵料的投放、常见病的防疫治疗等基本知识学起,周惠英不断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碰到难题找资料翻阅、遇到困难寻行家请教,只有初中文化的她硬是靠自己的刻苦钻研,摸索出一套过硬的养鳖技术本领。
2001年,总结多年养殖经验,周惠英投资25万元在19.5亩池塘里大胆进行鳖与青虾无公害二茬混养试验。“那个时候我到上海、杭州等地考察,得知市场上许多消费者普遍有害怕因食用违禁饲料和违禁药物长大的鳖而影响健康的心理。于是,我们想到了生态鳖的养殖。”周惠英表示。利用青虾生长蜕壳为鳖提供鲜活饵料,辅以投喂小杂鱼,给鳖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从而使养成鳖的品质达到野生鳖的标准。与此同时,周惠英还悉心向专家请教,采用板蓝根、黄芩等中草药物防治和控制生态鳖养殖过程中的发病,增强了幼鳖的免疫能力,提高了生态鳖的食用价值。
2001年底,周惠英养殖的生态鳖成功注册“杨溪”牌生态鳖商标,打造出知名度较高的优质无公害中华鳖品牌。凭着好品质和好口碑,“杨溪”牌生态鳖一跃成为江浙沪水产品市场的抢手货。
做新农民,为新农村建设再立新功
“只有做上进勤奋的新农民,才能在农村这个大舞台真正实现人生价值,有作为才有地位。”这是周惠英一直以来的看法。为更好地构筑共同致富平台,2003年,周惠英和其他6家养殖大户携手成立杨溪生态鳖专业合作社。在她的带领下,合作社向周围养殖户们提供优质的种苗,并对养殖环节实行统一标准,经常邀请科研机构专家亲临养殖场指导生产。养殖户一旦产生疑难也可随时请周惠英帮忙。由于养成的鳖由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和销售,农户们不但可以毫无风险地轻松学习技术,而且产前、产中、产后也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我帮人家、人家帮我,相互帮助,共同致富才是真富裕,携手发展才是多贡献。”如今,面对越来越多的求助者、求教者,周惠英总是毫不保留。在她的带动下,全村鱼、虾、鳖等养殖业已发展到1100亩,有20多家农户投入养殖业。由她经手创办的杨溪生态鳖养殖有限公司也发展成为除外荡精养生态鳖、大棚温室鳖种孵育繁殖外,还集河蟹、青虾、加州鲈鱼、澳洲龙虾、澳洲宝石鱼、太湖花骨鱼等10多个品种养殖于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
付出总有回报,汗水换来收获。依靠科技养鳖,周惠英全家富裕起来。但面对未来,她还想将自己的事业干得再大些。2011年6月,杨溪生态鳖产业园区成立。一个集农业科技研发、高效农业生产、生态度假、餐饮娱乐、休闲教育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科技型、生态型、观赏型、娱乐示范型的一体化综合性园区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生态养殖区采用自然与科技相结合方式从事鳖鱼虾养殖,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按无公害产品企业标准生产,推进形成生态混养模式;果蔬种植区采用有机肥和农用微生态制剂种植果蔬,缓解或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减轻环境污染治理压力;水果采摘区利用池塘周围土地种植无公害水果,主要品种有蜜梨、葡萄、水蜜桃、枇杷等,可供游客四季采摘……